结对帮扶共建协议书_0结对帮扶共建协议书农村结对帮扶协议书结对帮扶共建协议书第一篇xxx局精神文明结对帮扶协议书结对帮扶单位:(简称甲方)结对帮扶对象:(简称乙方)根据市、区文明办结对帮扶工作要求,xxx局和xx乡xx村结对帮扶精神文明共建。为确保结对共建活动扎实有效开展,结合实际,达成如下协议:一、结对帮扶的原则1、坚持以发展精神文明、改善村容村貌为重点。2、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3、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充分发挥水利行业特点和优势。4、坚持统筹安排,分布实施,积极探索,不断完善。二、结对帮扶的主要内容从结对双方的实际出发,结对帮扶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一)帮扶开展知识培训。甲方发挥文明单位优势,积极开展政策法律、科技文化、道德规范、文明礼仪、健康卫生等知识培训,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二)帮助改善村容村貌。积极配合帮扶对象组织群众开展“清洁家园行动”,美化沿街建筑墙面工作;协助开展村内路旁植树绿化工作;解决农村“五乱现象”,改善人居环境,使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三)帮助提高文化生活。甲方协助乙方建设文化设施,开展文体活动,不断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四)帮助扶持困难农户。组织甲方党员与乙方困难农户结对,及时了解困难情况和实际需求,制定帮困计划,落实具体措施,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五)帮助健全村规民约,广泛开展破除婚丧陋习、反对封建迷信等移风易俗活动,不断提高乡风文明程度。本协议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协商确定。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订之日起生效,至2015年12月31日终止。协议书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甲方代表签字:乙方代表签字:盖章:盖章:【结对帮扶共建协议书】二○一五年三月三十日结对帮扶协议书结对帮扶共建协议书第二篇【结对帮扶共建协议书】结对共建协议书结对帮扶单位:中共梁平县聚奎镇初级中学支部委员会(简称甲方)结对帮扶对象:中共梁平县聚奎镇长岭村支部委员会(简称乙方)为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引领作用,带动薄弱支部,努力扩大教育资源在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结合我支部工作的实际,经甲乙双方同意,签订如下结对帮扶协议:一、结对帮扶时间结对帮扶工作自本协议签订之日起正式启动,至2013年底基本结束。二、结对帮扶的原则1、明确任务,强化责任。2、创新形式,讲求实效。3、加强督导,注重总结。三、结对帮扶的主要内容从结对双方的实际出发,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1、互相交流、切磋、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依托学校教育资源,结合结对党支部的实际情况,帮助其完善党支部各项规章制度,通过支部与支部之间、党员与党员之间的交流,提高党员的党性和先锋模范作用,宣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警示传统教育、实用技术培训任务,及村党组织民主生活会,城乡党组织党员“开放式”组织生活会等形式提高支部的引领作用,从而使支部的战斗力和保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2、开展多种形式的帮扶工作(1)制度建设的帮扶。(2)人员素质提升帮扶。(3)教学资源的支持帮扶。四、结对帮扶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一)甲方要认真贯彻上级关于开展结对帮扶活动的精神;乙方要做好本支部党员的组织、发动和宣传工作。(二)甲方要针对乙方的突出困难,制定帮扶计划和实施方案,并征得乙方同意后实施,不断提高结对帮扶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使结对帮扶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三)甲方要认真落实结对帮扶工作计划;乙方要全力支持和配合,确保帮扶项目顺利完成。(四)双方要深化结对帮扶活动,创新内容方法,不断总结提高,并做好活动记录,并及时向各自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开展活动的情况。(五)本协议书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甲方:乙方:2012年5月28日2016结对共建承诺书结对帮扶共建协议书第三篇结对共建承诺书为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携手并肩为“服务世博、奉献世博、建功世博”作出新的成绩。双方本着同创共建,和-谐发展;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协商制订协议如下:一、加强党建,积极开展联谊创新活动1、每年二次开展较大规模的“党日活动”。上半年为“文明观博、服务世博”党课,下半年为“世博先锋行,示范展风采”开放型党员组织生活会,活动内容和日程安排届时另定。2、每年有二次联谊活动。以互访慰问、座谈联欢、互动交流等主题活动方式,加强联系,融洽感情;社企共建,资源共享。3、每年“七一”期间,商讨本协议的履行情况和续签本协议,并就活动方式创新和内涵质量提高进行商讨、为基层党建工作积累经验,联谊发展,创新亮点。二、结对帮困,履责签约落实关爱行动4、每年专题对结对帮困工作检查总结。5、每年的“春节、五一、七一、国庆”为“赠菜爱心活动日”。由甲方落实党员向乙方提供的孤老特困户赠送节日菜。三、资源共享,营造创先争优互助氛围6、每季度双方有一次联系商
结对帮扶共建协议书 0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