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保险定价机制的创新:按里程付费(Pay-As-You-Drive)
——理论基础、实践概况及监管要点
陈晓峰陈晓峰(1981-),男,福建人,经济师,现供职于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广西监管局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广西监管局,南宁 530028)
[摘要] 按里程付费(PAYD)汽车保险在欧美国家正日趋流程。本文对按里程付费这一全新的车险定价方式进行了系统介绍,包括支撑其可行性的理论基础;一些国家早期对PAYD的实践及其目前的发展现状;以美国为例,介绍了PAYD监管的政策选择。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够对我国商业车险定价机制改革和创新有所启发,同时能引起更多人对PAYD这一赋予消费者更大选择权的定价方式的关注。
[关键词] 汽车保险;定价机制;按里程付费
与传统汽车保险的按年定价方式或者由年费率折算成短期费率。
不同,“按里程付费”汽车保险(PAYD,Pay-As-You-Drive) 其它相同意思的用词包括Distance-based,Mileage-based,Per-mile,Usage-based,Cent-Per-Mile。
是按被保险车辆的行驶里程数进行定价,行驶里程越短车主缴纳保费也越少。作为一种成本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汽车保险创新产品,PAYD在欧美国家日趋流行,不仅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同时还引起环保组织、政府部门的日益关注。
一、PAYD的发展背景
PAYD起源并流行于欧美国家,这有其特定的背景:
一方面,最近几十年来,受人口出生率低等因素影响,欧美国家汽车保有量增长非常缓慢,汽车保险市场趋于饱和。以德国为例,根据壳牌公司(SHELL)的研究预测,德国汽车保有量将从2008年的4500万辆增加到2030年的4900万辆,%。与此同时,车险保费收入出现下滑。按照欧洲保险和再保险联合会(CEA)2006-2007年报,尽管承保车辆有所增加,2006年欧洲车险保费收入同比仍负增长1%。这主要归因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车险费率
下行压力不断加大,%%。为了应对市场竞争,许多保险公司积极创新产品和服务,努力寻求降低风险成本和提高客户忠诚度的有效途径。
另一方面,近几十年来,受温室气体排放影响,全球变暖趋势日益明显,全球气象灾害无论是发生频率还是损害程度总体均在不断升级,对保险业的威胁也与日俱增。面对气候变化的挑战,除利用再保险、ART 非传统的选择性风险转移方式(Alternative Risk Transfer,简称ART方式)。
等“被动型”财务风险管理手段之外,一些保险公司特别是大型国际保险集团开始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应对策略,包括通过提供激励引导客户参与“节能减排”。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PAYD应蕴而生并快速发展。
二、PAYD的理论基础
(一)行驶里程——一个非常重要的风险因素
一直以来保险精算师们都承认行驶里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风险因素(CAS,1996)。行驶里程对交通事故发生率和车险赔付均有着重大影响。
决定车险费率的主要风险因素是车辆的交通事故发生率,而车辆每年的交通事故发生率可以解析为两个指标共同作用的结果:每单位里程的交通事故发生率乘以汽车每年的行驶里程数。在假设其它风险因子均相同的情况下,比较两个行驶里程不同的车主,显然低里程数车主的交通事故发生率更小,因为其风险暴露(exposure)要小于高里程数车主。
一系列研究表明,每年的交通事故发生率随汽车里程数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Litman,2001)。Balkin和Ord(2001)研究发现季节性里程数变化和高速公路致死率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在1981-1982年经济萧条时期,加拿大卑诗省(British Columbia)汽车行驶里程数减少了10%,而车险赔付也减少了12%(ICBC,1998)。女性车主的低交通事故发生率对应的是较少的年均行驶里程数(Butler,1996)。一项对年轻车主的研究也表明行驶里程是影响汽车交通事故风险的一致显著因素(Bath,1993)。另外一项研究发现,交通事故发生率常常随着失业增加而下降,这很可能是因为车主在失业后减少了驾驶(Mecer,1987)。类似地,年纪大的车主尽管每单位里程交通事故发生率更高,但由于他们每年的驾驶量较少
,因而全年的交通事故发生率也较低(Cooper,1998)。
然而,汽车里程数与交通事故发生率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例如,-3万公里之间的车主驾驶量为每年行驶里程小于5000公里车主的6倍左右,(Janke,1991),这主要是因为存在着许多抵消因素:例如,机械安
汽车保险定价机制的创新按里程付费(Pay-As-You-Drive)...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