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论贺双卿诗词.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论贺双卿诗词摘要:关于“清代第一女词人”贺双卿,诗词视角度特,清新脱俗,格调凄婉,实为中国诗词界的奇葩。本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关键词:贺双卿;农事诗;词风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5-0012-02 一、贺双卿诗词的特色(一)视角独特。贺双卿诗词的写作视角独特,是以农妇眼光描写农事、农村生活的第一人。贺双卿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词作上。她的词虽只有十余首,但她是中国文学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农民女词人的典型形象。她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嫁于农村,劳作病痛、受苦受难于农村,最终病卒于农村,短短的一生尽在田间场头度过。她身为田家妇,填词全用田家语,朴实毫无铅华,直抒胸臆,一泻为快。双卿夫家是江苏金坛绢山姓周的一位佃农,家境极为贫寒。其夫比双卿大10余岁,不识字,性情暴烈,好赌博,双卿规劝,他大发雷霆,把她推倒在灶房柴薪上。夫有狐操,污秽缝醒,常常不洗澡,“垢腻积颐项,揉可成丸,劝之浴,则大怒,双卿不敢言。”(《散记》卷二第34页)婆婆又非常凶狠,经常打骂虐待她。双卿自嫁到周家,承担着繁重的农事活与烦琐的家务活:晒谷、种瓜、采棉、挑菜、束草、汲水、春米、烷衣、做饭、送饭、缝衣、制鞋。到了秋季抢收,她更是辛苦忙碌:“纤手生服、指诉隐隐,时见血痕。”她的辛酸苦楚、一腔悲怨只有抒发在诗词中,她没钱买笔墨只有用粉书写于芦叶上、吉祥叶上、月季花叶上、芍药叶上、秋叶棠上、金凤花上,或以胭脂写于手帕上。她写诗词以叶不以纸,以粉不以墨,因叶易败,粉无胶易脱,她不愿留手迹于人间,只求心理得到暂时的平静与平衡。所以她的佳作大多流失,只有一小部分流传于世。在这仅存的劫后余作中我们还是看到了它的文学、史实价值。她在《浣溪沙》中写到: 暖雨无情漏几丝,牧童斜插嫩花枝,小田新麦上场时。汲水种瓜偏怒早,忍烟炊黍有嗔迟,日长酸透软腰肢。词的上片意象很美,初夏的阵雨飘飞在山谷田野,已上场的新麦散发着阵阵清香,头上插花的牧童悠然自得地骑在牛背上。可是,在这样一个丰收的季节里,词人却没有丝毫的喜悦。较弱的她要汲水种瓜,干完了农活,又要回家做饭,慢慢长日累得她腰酸背疼,四肢无力。这首词再结合《西青散记》卷二载:“九月末,天晴甚和,农者刘稻方息,围膝积圈,核稚如堵,妇女空室登场,昏旦操作。”何止是双卿,当时所有的农民们都起早贪黑的在土地里劳作,就连双卿那年迈挑剔的婆婆都“尚亲在场事”。连一直被要求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妇女们也都空室登场,昏旦操作了。把当时农人们紧张而又繁重的生活场景被她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出来。今年音雨断秋云,为补新租又典裙。荆钗己卖酬方药,自削杨枝照水巷。岁旱木棉花未发,杆寒枚冷铸空机。野莱自挑寒自洗,菊花虽病奈何霜。夜凉带病开窗坐,放月吹灯暗绩麻。饥禅冷艳枯桑叶,病碟低寻老韭花。这是《和白罗诗九首》中的三首。诗句叙述着她的苦命与无奈,可她无力抗争,甚至还努力做一个恪尽妇道的好妻子,向粗俗的丈夫暗付一片柔情。丈夫外出打柴,她在家中牵挂担忧;家中无钱交租,她典尽自己的衣裙,尽量为丈夫留下敝体的棉衣,这里反映了广大农人的生存环境,尽管他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做尽牛马,流干血汗,但还是衣不蔽体,

浅论贺双卿诗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8888u
  • 文件大小32 KB
  • 时间2019-04-1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