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05级组员丁倩(20053288)胡伟(20051399)洪梦飞(20053267)姜玉梅(20053264)吴璇(20053254)段敏(20053257)贡献率六人均等时间2008/1/——————————————————————————————————————————————————————————————————————————:—————————————————————————————————————————————————————————————————————————10对变化盲视原因的验证性探讨摘要本实验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采用有意探测的迫选范式对变化盲视的原因进行了验证性的探讨。实验结果表明:(1)在虚拟的平面场景中,变化盲视的现象依然存在;(2)即使被试没有觉察到前后图片有变化,在进行再认时仍然能回忆起变化前后的特征;(3)被试并不能比较已经储存了的原刺激和变化后刺激的表征。(changeblindness)是指观察者不能探测物体或情景所发生变化的现象。具体可以解释为在有意或无意的情况下观察者因为扫视、眨眼、电影镜头切换而发生的变化或者对真实情景的交互作用中发生的变化有可能注意不到的现象。以近十年的研究趋势来看,变化盲视将成为认知心理学领域最受关注的研究之一。,认知心理学的不同研究领域都已经证明了变化盲视的存在。眼动时的视觉整合研究揭示了人们探测变化能力的有限性(Pollatsek,A.,Rayner,,,1984).;在对图片再认的研究中,变化盲视的可能性也被大量实验所验证(Pedzek,);电影短片切换镜头中变化探测的失败再次证明了变化盲视的普遍存在(Hochberg,)。另外,Simons和Levin在美国康奈尔大学校园里完成的现场实验证明了变化盲视甚至出现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变化盲视的研究范式应该是这样一种基本的设计过程:首先给被试呈现一个原始刺激(如一个完整画面、一个简单图形集等),给被试呈现一个在原始刺激基础上有一定变化的新刺激(如去除或改变了原刺激的某一成分),最后测查被试对两个刺激之间变化的反应。根据实验任务的不同,变化盲视的实验范式分为有意的变化探测任务(intentionalchangedetectiontasks)、分配注意条件下的变化探测任务(dividedatten
对变化盲视原因的验证性探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