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井冈山时期一战定乾坤的龙源口战斗.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井冈山时期一战定乾坤的龙源口战斗
朱毛红军在井冈山会师后,湘赣边界的武装力量发生了很大变化,令国民党当局坐立不安。1928年6月中旬,湘赣两省的国民党军奉蒋介石之命,向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动了更大规模的“进剿”:湖南江调防攸县,欲经茶陵、酃县(今炎陵县)向井冈山推进;江西国民党军以第九师师长杨池生为总指挥,加上第二十七师杨如轩部,从吉安向永新进攻。于是,在当月23日,朱毛红军成立以来进行的最大规模、最为激烈的一次战斗以龙源口为中心地域正式打响。
国民党军在数量、心理、技术上占有很大优势
龙源口位于江西永新县南部、七溪岭脚下,距县城20公里,地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正北方向。而龙源口战斗的主战场———新、老七溪岭相距约5公里,紧靠龙源口村拔地而起,横在永新与宁冈两县之间,山高林密,流急谷深,地势十分险要。两座山岭各有一条小路蜿蜒上下:西边老七溪岭的山路从永新的白口村通往宁冈新城;东边新七溪岭的小路从永新的龙源口通往宁冈新城。这两条小路上下三四公里,是接通宁冈县与永新县的咽喉要冲。国民党军和朱毛红军对龙源口阵地均志在必得。我们且分析一下当时交战双方的基本情况。
兵力对比:与之前国民党军数次“进剿”相比,龙源口战斗中的国民党军参与进攻的兵力大增,而且分为赣、湘两路分进合击,东西推进。江西方向是杨池生第九师和杨如轩第二十七师共五个团,湖南方向是第八军吴尚部三个团(八个团均得到了加强),再算上反动的
“挨户团”和“靖卫团”,国民党军的总兵力达3万余人。“朱毛红军中朱部2000余人,毛部1000余人,袁文才、王佐部各300人,共3600多人。”国民党军近十倍于红军。
武器对比:朱毛红军号称四个团,却有将近一半的部队用梭镖、大刀做武器;而国民党军参战的部队使用的是步枪、机枪,还有迫击炮。
综合对比:“敌二十五、二十六团为江西军队之最狠的部队,战斗力最强,都系老兵,技术熟练”,且准备充分、兵力集中,加之前两次吃过朱毛红军的亏,在国民党军官长的蛊惑下“复仇心切”,国民党军官兵在心理上、技术上占有很大的优势;朱毛红军攻克湖南酃县后还未得到休整,旋即投入龙源口战斗,部队异常疲劳。
朱德手提机关枪亲自上阵
6月23日,国民党军杨池生第九师二十七团凭借优良装备,开始向刚抵达龙源口“半炷香不到的”红二十九团(含红三十一团一部)阵地扑来。红二十九团由宜章农军组成,枪支匮乏,是“梭镖团”。在国民党军的强烈攻势下,红军阵地被撕开了一道口子,导致阵地前沿有利地形风车口被占领。在此危急情况下,红军前线总指挥朱德手提机关枪亲自上阵,组织密集火力向对方扫射,同时组织红军战士猛冲,夺回了风车口,稳住了阵地,并趁势将国民党军逼下了山腰。此后,尽管国民党军多次冲锋,再也无法逾越风车口。
在新七溪岭战斗打响之后,杨如轩的二十五、二十六两个团几乎同时向老七溪岭发起进攻,并抢占了制高点百步墩。红二十八团因路途较远,只赶到与百步墩一涧之遥的茅管坳,敌俯我仰,地形对红军极为不利。红军多次组织突击,却因涧窄墩陡,兵力无法展开,未能奏效,一时形成对峙状态。午后,红军乘敌疲惫松懈之际,组织了敢死队隐蔽接敌,发起突然进攻,终于突破敌防御阵地,攻占了制高点。国民党军仓惶向白口村方向溃逃。红二十八团居高临下,乘胜猛追,歼其一部。
敌二十五、二十六两个团及第二

井冈山时期一战定乾坤的龙源口战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ing_zhiguo03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