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千“斩”九龙江.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千“斩”九龙江
张珞平第一次见到iPhone的时候,这款手机刚刚面世。当时,这位厦门大学海洋学教授并不知道,这是世界上最时髦的一款手机。
那是2007年的一天,张珞平打开家门,发现门口有一个盒子,里面是一只刚发布不久的iPhone手机。
张明白,九龙江私建小水电站的人又来送礼了。九龙江是闽南的母亲河,流经福建龙岩、漳州和厦门三地。九龙江主要由北溪、西溪、南溪三条河流汇合而成,因有九个入海口而得名。
受福建省环保厅委托,张珞平负责做九龙江流域战略环评,开始清查这条江上的水电站,也不得不开始频繁面对九龙江私建小水电站的运营人。送礼的,请吃饭的,烦不胜烦。
通过做环评,张珞平得以第一次全局性观察这条福建省内第二大的河流。
刚开始,他大胆预估会有数百座水电站横跨在九龙江上,没想到,水电站的数字会在一千座以上。“本质上说,九龙江已经死了。这条河变成了一千多个湖泊,河流的生态已经完全改变。”
小水电建设狂潮
针对九龙江的“围剿”,始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漳州市南靖县为例,可查阅的水文资料显示,其境内第一批跨过九龙江的小水电站于1958年开建,截至1981年共有193座水电站投入运营。南靖县水利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中者,即使
“文革”期间,水电站的建设也并未受多大影响,“不管批斗者还是被批斗者,都知道用电灯比点油灯更方便。”
山区小水电在1980年代曾被国内媒体称为“中国贫困山区致富的曙光”,改革开放后的小水电建设高潮,不过是修建惯性的不断上扬。1990年代后期,国家对于山区发展小水电一直实行政策优惠和投资倾斜,并鼓励资金进入小水电建设市场,各省市为加快地区基础产业发展,也在土地征用和税收上开出各种政策优惠清单。同时,国家对能实现流域梯级开发的项目会优先立项审批,鼓励组建流域开发公司,对全流域进行综合开发。
时至今日,在不少地方主政者眼中,水电是理所当然毫无污染的绿色能源,应加快推进建设。
漳州市华安县是名副其实的小水电明星县。小水电在九龙江疯狂跑马圈地的那些年,华安县的小水电饥渴最为强烈。这个山城小县资源极度匮乏,若想吸引投资,比国家电网低得多的电价几乎成为唯一的筹码。对利润的渴求加上闽南民间借贷的活跃,大量流资进入小水电建设市场圈钱,甚至华安县一些政府部门也开始参与小水电站投资,“所有的疯狂都因为,水电是一本万利的产业。”张珞平说。
九龙江小水电的全面开发,终于让福建省在全国赢得大名。2008年,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将福建省列为全国小水电强省之一,九龙江流经的龙岩市则被列为全国小水电基地。龙岩市府官网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底,福建省投产小水电共6407处,占全省水电开发总量的61%,走在全国前列。
龙岩市电业局工作人员方毅斌表示,龙岩将水电资源开发作为当地支柱产业引导支持,建设高潮不断,以至于目前已“过度超前”。政府招商引资没错,但在水电建设项目审批时,没有充分考虑建设时序。不少电站提前建设,大批电站同时建成,水电建设的增长速度超过龙岩市经济发展水平。
荣誉背后,九龙江付出的巨大生态代价正在逐一显现:拦江蓄水发电,上游河边最好的田地被淹,下游缺水土地无法充分利用,被淹没的森林死掉,水土流失严重;九龙江的河路航运原本比公路交通更发达,如今已全部消亡;过千座水电站,没有

千“斩”九龙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cweywk96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10-3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