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有身份的人
“我们也是有一定身份的人”,这句话在最近迅速流行了起来。话题源自辽宁一家四口随旅行团到香港旅游,因不满旅游大巴迟到,报警并招来媒体。公务员游客妻子诉苦:“我们买了好几万元东西,为香港做贡献……我们在内地也不是完完全全的老百姓,我们也是有一定身份的人……”
这番“诉苦”让原本或许值得同情的遭遇迅速演变成铺天盖地的调侃与嘲讽。在人人皆以“屌丝”自居的时代,如此高调地炫耀“身份”着实可笑又可怜。但事实上,在“官本位”的权力等级社会,这样的炫耀其实也并不奇怪,“我爸是李刚”、“公安局是我家开的”等叫嚣并未走远,而那些出行封路、开车挂军牌的行为更赤裸裸十倍。
在日本,笔者也接触过不少大陆来的所谓“权贵阶层”,其中当然不乏有教养人士,但徒有富贵外壳者也不在少数。吹嘘自己神通广大、可搞定一切的“有身份”者有之,财大气粗的炫富者更是大有人在。
日本的电视台经常播放一些采访中国大陆游客的节目,那些在东京银座狂购奢侈品的中国游客有意无意地脱口而出的“太便宜了!”总是让日本观众瞠目结舌。而一些“有身份”者来日本出席活动时,埋怨日方接待安排太简朴,要求更换到高级酒店或提出其他要求的事情也时有发生。其实这些行为与这一家四口在香港的表现并无实质区别。
不过,正如有人嘲讽的那样,“到了资本主义的香港,炫耀有身份恐怕不太好使
”,低劣的炫富或炫耀不仅不能换来社会的尊重,只会加剧人们内心的反感。实际上,日本在很多方面都堪称是“过来人”,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也犯过“暴发户式的愚蠢”,当年富起来的日本人在巴黎等地抢购奢侈品的炫耀式“傲慢”,也曾让法国社会极为反感。
只是在历经泡沫经济破灭,并深陷“失去的十年”之后,当年那份狂热的浮躁心理已从日本社会渐渐褪去。在今天,日本的奢侈品消费市场仍很大,但每个人都已变得异常低调。拥有奢侈品或名牌包包的日本女性不在少数,但鲜有人去刻意炫耀。以日本人当前的收入水准,购买名车并非难事,但在日本街上很少看到欧美豪华汽车,受宠的往往是小排量微型车及环保动力车,因此汽车早已不再是判断一个人事业是否成功的标志,而只是被视为是代步工具,丰田也生产大排量越野车,但主要是面向中国市场。
至于身份上的炫耀就更难见到了。在日本,大家经常开玩笑说,“永远不要随便轻视在电车、地铁、公交上坐你旁边的老头,说不定他是某大企业的总裁或政府官员。”比如前任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在担任赫赫有名的伊藤忠商事总裁的6年间,就一直坚持坐地铁通勤,中饭有时还会去便宜到顾客多为学生的“吉野家”去吃;被誉为“财界首相”原经团联会长土光敏夫晚餐也
我们都是有身份的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