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绒花》教学这节课本课是一节两声部的歌曲教学,我将这节课改成了一节歌曲教学与器乐教学相融合的音乐课。音乐课中如何运用课堂乐器为自己的教学目标达成服务是我们音乐老师需要共同探讨的话题。我认为,培养初中生的演奏能力,除了采用各种基础训练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建立起合作与展现更高层次的音乐和声效果的思想意识。可是课堂上往往很难把握住融入器乐教学的度,时间花得太多或者教得太死板,给人感觉在训练专业的乐队,会使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也不符合新的教学理念,我在教《雪绒花》这一课时,也融入了器乐教学,在这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感触颇深。一、为教学目标服务我上的这一课,主要是通过演唱和口风琴吹奏,让学生感受歌曲优美深情的情绪,表达对祖国的祝福之情。我认为:对于音乐课来说,最好的方式是充分运用音乐语言,通过提问式的引导,带领学生对音乐的直接感受、体验、参与、表演(唱)等方式,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情感的升华。学生通过我的引导知道了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歌曲情绪,情感也得到了升华,他们通过歌曲的演唱和口风琴演奏,了解到了小小雪绒花实际上表达了对祖国的美好祝愿。通过对音乐创作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励学生的创造思维。二、调动感官,层层深入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始终把“突出审美,深化歌曲主题,突出口风琴演奏技巧,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引导学生感知——体验——联想——认知——理解”贯穿在教学的始终。当然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不仅注意了口风琴教学的设置,也注重了细节的把握,体现了自己的教学特色。例如:教学语言简练;各环节之间衔接自然紧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网上找到精美的电影剧照和电影视频,尽可能给学生提供最直观的视觉享受和最优质的音乐听觉享受。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保证课堂教学的最优化!三、口风琴在课堂中所起的作用1、口风琴在课堂中解决了视唱教学音唱不准是学生不会识谱的关键所在。口风琴有固定音高,音准反应在听觉、指法上,有鲜明的直观性。学生在吹奏中听到了音高,会自然而然地产生音准感。因此,本课借助口风琴帮助学生找到准确的音高。2、口风琴在课堂中解决了唱歌教学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是他们嗓音发生变化的阶段,很多学生出现声音沙哑(特别是男生),不愿用声音来表达他们向往的
音乐《雪绒花》教学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