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内容调整意见
依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结合我省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际,针对教师教学中普遍反映的教学内容偏多、要求偏高、课程模块之间内容重复等问题,本着有利于课程实施、有利于主题教育目标实现、解决不必要的教学内容重复、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等原则,主要按照现行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知识框架,对教学内容与要求进行调整。
调整内容包括两部分,一是不作教学要求的内容,二是降低教学要求的内容。对不作教学要求的内容,今后均不属于考试评价的内容范围;对降低教学要求的内容,教师实际教学中要有相应的体现,今后的考试评价要求也要有相应降低。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后,教师教学工作中要注意处理好好教学内容的上下衔接问题。
无论是必修课程模块还是选修课程模块,教材的正文(包括宋体字和仿宋体字部分),是教学的主体内容,作教学要求,属于考试评价的内容范围;教材的仿宋体字部分,教学功能上是引导学生思维的活动,不作拓展性要求。教材的辅助文(包括名词点击、专家点评、相关链接等楷体字部分),是教学的辅助内容,不作硬性的教学要求,不属于考试评价的内容范围。
(一)必修课程模块
《经济生活》:
教学内容
调整内容
备注
不作教学要求的内容
降低教学要求的内容
生活与消费
对“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只作理解性要求,不作计算、分析等应用性要求。
1.“货币的产生过程”与教材主题及学生生活实际较远
2.“消费结构”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
3.“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知识学生理解、计算起来难度较大
生产、劳动与经营
对“公司的类型”,要求知道公司分为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而对二者不作识别、对比性要求。
1.“企业的兼并与破产”属于偏旧知识
2.“劳动的概念及意义”与初中知识重复且浅显
3.“公司的类型”内容繁多,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
收入与分配
对“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要求了解社会公平的重要表现,理解“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而对我的举措不作理解性要求。
1.“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与初中知识重复
2.“我国个人所得税税率”计算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
3.“实现社会公平的举措”太抽象,学生理解难度大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对“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只作了解性要求,不作深入理解性要求。
1.“经济建设的新要求”变化快,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目标与初中重复
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与历史教材知识存在重复
教学内容
调整内容
备注
不作教学要求的内容
降低教学要求的内容
公民的政治生活
政治生活:积极参与重在实践
对“我国选举方式的选择”,只要求了解我国选举方式的种类,而不要求理解掌握影响选举方式选择的因素。
1.“政治生活:积极参与重在实践”与第一框、第二课、综合探究的内容重复
2.“我国选举方式的选择”内容比较繁、难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对“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的要求”,只
内容调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