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光》教学设计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屯升中心小学张杰教材分析《灯光》是一篇凝聚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的文章。该文通过一件关于灯光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说明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提醒我们要建设好前辈们用鲜血和生命创建的伟大祖国。知识链接沙土集战役资料:1947年9月,距离1949年10月成立新中国只差两年时间。1947年9月,陈毅率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西线兵团在山东省菏泽县以东沙土集地区,从2日激战到9日,全歼国民党整编师9000多人,俘获师长段霖茂,击退增援的高度评价沙土集战役是一个经典之战,沙土集的胜利,对于整个战局的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当时的指挥员粟裕副司令员说,沙土集大捷,使山东战场形势起了变化,国民党从此很被动,我人民解放军转为主动。学情分析这篇课文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往事的回忆。它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激励我们要学好本领,建设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开创的新中环境相去甚远,学生知之甚少,可能无法体验当时的处境,因此,课前要收集查找有关资料,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读课文,多感悟。教学目标:1、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顺序。2、掌握学习课文的基本方法。3、抓住文中三个“多好啊!”让学生懂得郝副营长为理想而献身的美好品质。4、读懂课文,理解郝副营长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和关心下一代,无私奉献的精神,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加倍珍惜。教学重难点:1、理解郝副营长广阔的胸怀和对未来美好的憧憬。2、理解郝副营长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设置情景,引入课题1、课件出示华灯璀璨的夜景图片,引入课题《灯光》。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灯光》。(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看今天华灯璀璨的夜景图和教材图片,形成鲜明对比,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为下文的学习打好基础。)2、释题质疑:当你读着课题,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是啊,每当晚霞带走最后一抹阳光时,夜幕就悄然降临了。每逢此时,人们有的在灯光下叙说亲情;有的在灯光下愉快读书;还有的则徜徉于五彩缤纷的霓虹灯下的人流中,尽情地享受着休闲时光……灯光是人们夜色中的明珠,更是人们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朋友。今天我们就共同走进当代著名作家王愿坚笔下的《灯光》,去感受一个人民战士内心当中对灯光的向往。二、简介作者,整体感知1、认识作者(课件ppt)灯光,我们都非常熟悉,平时并不特别注意它。然而,我们今天要学的《灯光》一课,却向我们描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本文作者王愿坚,当代著名作家,1945年参加八路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解放后创作了不少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2、整体感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想一想本文围绕灯光讲了一件什么事?三、理清课文叙述顺序,再次感知课文。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第1、2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写的是现在,中间写的都是回忆的往事。先说现在再回到过去,这样的叙述顺序就叫倒叙。(板书)这样写,文章条理清晰,还能吸引读者去阅读过去的事;首尾都写灯光,这样的写法叫首尾呼应(板书),显得文章结构严谨。(全文一头一尾是写现在,中间大部分是写往事。即第一、二自然段和最后自然段写的是现在,其余写的都是往事。引导学生
灯光教学设计(张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