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围设备可分为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外存设备、数据通信设备和过程控制设备几大类。
中央部分是CPU和主存,通过总线与第二层的适配器(接口)部件相连,第三层是各种外围设备控制器,最外层则是外围设备。
分辨率是指显示器所能表示的像素个数
灰度级取决于每个像素对应刷新存储器单元的位数和CRT本身的性能.
如用4位表示一个像素,则灰度级16
显示器
CRT发光是由电子束打在荧光粉上引起的。电子束扫过之后其发光亮度只能维持几十毫秒便消失。为了使人眼能看到稳定的图像显示,必须使电子束不断地重复扫描整个屏幕,这个过程叫做刷新。
为了不断提供刷新图像的信号,必须把一帧图像信息存储在刷新存储器,也叫视频存储器。
分辨率越高,灰度级越多,刷新存储器容量越大。
容量和存取周期是刷新存储器的重要技术指标。
光栅扫描是电视中采用的扫描方法。
显示适配器由刷新存储器、显示控制器、ROM BIOS三部分组成
【例3】刷存的重要性能指标是它的带宽。实际工作时显示适配器的几个功能部分要争用刷存的带宽。假定总带宽的50%用于刷新屏幕,保留50%带宽用于其他非刷新功能。
(1)若显示工作方式采用分辨率为1024×768,颜色深度为3B,帧频(刷新速率)为72Hz,计算刷存总带宽应为多少?
(1)∵刷新所需带宽=分辨率×每个像素点颜色深度×刷新速率
∴ 1024×768×3B×72/s=165888KB/s=162MB/s
刷存总带宽应为162MB/s×100/50=324MB/s
磁记录原理与记录方式
调相制(PM)磁带存储器中一般采用这种记录方式。
调频制(FM)可用于单密度磁盘存储器。
改进调频制(MFM)用于双密度磁盘存储器
三者都有自同步能力
磁盘存储器的技术指标
找道完成后至磁道上需要访问的信息到达磁头下的时间,称为等待时间
平均等待时间和磁盘转速有关,它用磁盘旋转一周所需时间的一半来表示。
CD-ROM光盘
★只读型光盘
主要用作计算机外存储器,
信息交换方式
外围设备的I/O控制方式分类及特点:
(1) 程序查询方式:CPU的操作和外围设备的操作能够同步,而且硬件结构比较简单
(2) 程序中断方式:一般适用于随机出现的服务,且一旦提出要求应立即进行,节省了CPU的时间,但硬件结构相对复杂一些。除非计算机等待数据,其它时候不能输入数据。
(3) 直接内存访问(DMA)方式:数据传输速度很高,传输速率仅受内存访问时间的限制。需更多硬件,适用于内存和高速外设之间大批交换数据的场合。
(4) 通道方式:可以实现对外设的统一管理和外设与内存之间的数据传送,大大提高了CPU的工作效率。
外围处理机方式:通道方式的进一步发展,基本上独立于主机工作,结果更接近一般处理机。
计算机组成原理教案(第七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