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证券融资融券业务风险预防
一、我国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开展情况
2010年3月19日,中信证券、国泰君安、广发证券、光大证券、国信证券和海通证券成为中国证监会首批允许试点开展融资融券业务的券商。这意味着在经过长时间的准备工作之后,我国的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工作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2010年4月16日,融资融券业务交易量突破亿元大关,,,融券130万元。当前,在我国的融资融券业务中,融资量占绝对多数,并且融资标的证券主要集中在少数几只证券上。2010年6月9日,银河证券、申银万国、招商证券、华泰证券和东方证券等5家证券公司成为第二批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开展融资融券业务的券商。2010年11月25日,中国证监会又审批通过宏源证券等14家证券公司试点融资融券业务,至此我国融资融券业务的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在开展融资融券业务之前,我国股票市场一直存在“单边市”的问题,即只能买涨但不能买跌。投资者只能通过做多来获取利润,一旦股市走低,投资者就只能认亏,难以找到其他金融工具来规避风险。融资融券业务的出现改变了我国证券市场一直以来的盈利模式,投资者可以通过自己的研判来决定如何进行操作:对行情看涨时,可以通过买进证券获利;在对市场行情看淡时,又可以通过卖出证券获取利益。融资融券业务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我国证券市场的运行机制,拓展了证券公司的盈利空间,丰富了证券市场的交易品种,满足了投资者多元化的投资需求,在促进市场交易和稳定市场价格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融资融券业务的开展,也使投资者和证券公司要面临极大的风险。融资融券业务的高杠杆特点,使得投资者在获得的利润成倍放大的同时,其面临的风险也成倍放大。证券公司作为融资融券业务的主要参与者,处在各种利益交织的中心地带,面临着包括政策、市场和信用风险在内的各种各样的风险。因此,证券公司必须把握客户的动机、财务状况、偿债能力和交易经验,同时要不断提高自身分析能力,洞悉金融市场动态,全面了解大盘和标的证券,运用现代计量方法测度风险敞口,随时预测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及时提出解决办法。
二、我国证券公司开展融资融券业务面临的风险分析
(一)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任何经济活动都无法避免的,融资融券业务也一样。券商在融资融券交易中可能因股价、利率、汇率以及其它商品或服务的价格波动产生损失,这种市场价格的波动所带来的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即为市场风险。从影响的范围这个角度看,市场风险与系统性风险有相似之处,即它一旦发生,市场范围内的所有经济主体都会受到影响。另外,市场风险也可能引发其它风险,比如,市场风险如果对经济主体产生重大影响并导致它损失惨重,就可能使它的偿付能力降低,有可能产生信用风险。市场主体往往难以从自身角度对风险事件进行有效和直接的干预,因为市场风险产生的原因复杂多样,且单个市场主体实力有限。具体到融资融券交易市场来说,市场政策的变动、宏观经济的波动等原因都可能引发市场风险,市场主体在面对市场风险时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因此,为了减弱市场风险对券商和投资者等市场主体的影响,应通过完善法规、提高市场风险的可预测度和透明度等措施来加强市场主体的抗风险能力。
(二)信用风险
银行信用是融资融券业务运行的重要条件,银行通过向券商授信来放大市场的流动性,促进市场的繁荣,但这
分析证券融资融券业务风险预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