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卫星图像及其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江燕如*全球大气探测的现状占全球面积70%以上的广阔的海洋、高原、沙漠和两极地区,常规大气探测严重缺乏;(在我国西部尤为突出).中、小尺度天气预报和研究,在目前常规探测资料较密集的地区,时空密度严重不足(大网捕小鱼).特种观测资料(大气化学观测,如大气臭氧、二氧化硫等),,测量诸如大气温度、湿度、风、云和辐射等气象要素以及各种天气现象,这种专门用于气象目的的卫星称为气象卫星。它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大气科学的发展,在探测理论和技术、灾害性天气监测、天气分析预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而促进了一门新的学科-----卫星气象学的形成。气象卫星分类按卫星轨道可以分为两类: (1)极地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其卫星的轨道平面与太阳始终保持相对固定的取向,卫星几乎以同一地方时经过世界各地。(2)地球同步气象卫星,又称静止气象卫星。卫星相对某一区域是不动的。因而由静止气象卫星可连续监视某一固定区域的天气变化。风云1号气象卫星中国第一代极地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卫星发射二颗,分别为FY-1A和FY-1B,于1988年9月7日和1990年9月3日用长征四号火箭发射,卫星三轴定向,每天绕地球为14圈。卫星携带多光谱可见光红外扫描辐射仪,它有五个通道,用于获取昼夜可见光、红外云图,冰雪覆盖、植被、海洋水色、海面温度等。风云2号气象卫星(系列) 中国的静止气象卫星。卫星带有多通道扫描辐射仪,一个可见光,二个红外,其中一个是水汽通道,卫星观测时间分辨率为30分钟;空间分辨率:对可见光(~)(星下点附近)、红外(~)为5公里、水汽图为5公里。风云二号静止气象卫星作用:获取白天可见光云图、昼夜红外云图和水气分布图;进行天气图传真广播,供国内外气象资料利用站接收利用;收集气象、水文和海洋等数据收集平台的气象监测数据;监测太阳活动和卫星所处轨道的空间环境,为卫星工程和空间环境科学研究提供监测数据。风云二号卫星应用的亮点:“双星观测、互为备份”;(1050E&)双星组网运行观测(15分钟间隔),重叠区动画技术非常出色;E星(°E),是C、D业务星的在轨备份星和接替星风云三号a星~中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的首发星风云三号A星具备了全球、全天候、多光谱、三维、定量遥感探测,实现了中国气象卫星从单一遥感成像到地球环境综合探测、从光学遥感到微波遥感、从km级分辨率到百米级分辨率、从国内接收到极地接收的四大技术新突破,其卫星载荷技术性能已经接近并部分超过欧洲和美,同时也为中国气象业务发展,特别是数值预报业务发展提供重要的探测手段和科学数据。2008年5月29日11时58分广州卫星站成功接收风云三号a星首幅云图
卫星云图与天气预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