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目标汉武帝实现大一统的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措施。理解其内容、作用、影响。二、能力培养目标培养历史人物评价能力,初步掌握历史人物的评价方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维护国家统一观念的教育。通过汉武帝时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其相互关系的教学,进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尊儒术兴太学。开发边疆。教学难点:“大一统”的含义。“推恩令的内容和作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放电视剧《大汉天子》的主题曲,创设历史情景,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并引发思考,问:1)、讲的是汉朝哪个皇帝的故事?2)、你知道关于汉武帝的哪些故事?历史上的汉武帝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今天穿越时空,置身西汉,走近大汉天子——汉武帝。二、教授新课:歌中唱到“守业更比创业难”,西汉自高祖刘邦建立以来,历经惠、文、景帝几代人努力,到武帝时,他不但守住这份业,而且还发扬光大,今天把中国人称为“汉人”,把我们的语言叫“汉语”,就是因为汉朝的强盛对后世影响深远。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汉武帝是如何守住这份业的?(展示)汉武帝在文治方面做的如何?用5分钟的时间,学生阅读课文,自主学习。分为3组,分别找政治、思想、经济面临的问题?有什么措施?起什么作用?各组学生相互提问、解答。政治:王国问题→颁布“推恩令”→内容→作用:政治上一统于皇帝,加强中央集权。(问)与景帝的“削藩”有何不同?(景帝用武力“硬”的,武帝用“软”的,手段更高明、更巧妙)。(过渡)但是,削弱王国实力的做法,在当时招来了诸子百家的责难,他们由于立场不同,议论纷纷,甚至诽谤朝廷,谩皇帝,面对这种局面,汉武帝怎么处理?思想: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废除诸子百家的学说,惟独推崇儒家学说。)兴办太学,推行儒家教育。看图观察太学的基本情况。从此,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经济:措施:(统一铸币、盐铁官营)→原因→作用:经济上一统于皇帝。(展示)感受探究,讨论“五铢钱”为什么是天圆地方的形状?这样子就从政治、思想、经济等各方面将权力一统于大汉天子手中,这就是大一统。董仲舒宣称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上天的儿子,是人间的主宰。“天子”一词由此而来。(过渡)看了武帝在文治方面的作为后,感到他确实是有勇有谋的政治家,那么,武功方面又如何呢?文治上的大一统为武功提供了坚实的政治、经济基础,国力强盛后打败了匈奴,开始了开疆拓土的征战,请认真观察比较一下:秦、汉的疆域对比:汉朝管辖范围大大扩张,奠定了祖国地大物博的基础。回顾总结:复习本课线索、内容。豌饵快弦牧慌分技生佩俯暇崇眨育肛艇疗描奈剖蚜茨尼检蠕嫩陛择榆隅捎粹色调恤隶堕菏枫狗桐鞠超标萝殷褥薪谷腿颇租惶潞课什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