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起重机主要参数及计算载荷
一、主要参数
1、额定起重量Gn是指:起重机允许吊起的重物或物料,连同可分吊具(或属具)质量的总和(对于流动式起重机,包括固定在起重机上的吊具)。对于幅度可变的起重机,根据幅度规定起重机的额定起重量。
2、有效起重量Gp是指:起重机能吊起重物或物料的净质量。对于幅度可变的起重机,根据幅度规定有效起重量。
3、总起重量是指:起重机能吊起的重物或或物料,连同可分吊具和长期固定在起重机
上的吊具或属具(包括吊钩、滑轮组、起重钢丝绳,以及在臂架或起重小车以下的其他起吊物)的质量总和。
对于幅度可变的起重机,根据幅度规定总起重量。
4、最大起重量Gmax是指:起重机正常工作条件下,允许吊起的最大额定起重量。
5、起重力矩是以幅度与其相应的起吊物品重力的乘积表示。
6、轮压P是指:一个车轮传递到轨道或地面上的最大垂直载荷(按工况不同,分为工作轮压和非工作轮压)。
产生大车起动打滑的原因:
(1)轨道上有油污或冰雪,使得车轮和轨道之间的滑动摩擦系数f减小。
(2)轨道、车轮安装误差严重、结构布置不合理或结构变形,使驱动轮轮压不够。
(3)大车电机功率过大,或起动时未经调速,使电机的起动扭矩过大。
改善打滑的措施:
(2)采用先进的调速系统,实现平稳的慢速起动和慢速制动甚至零速制动;选择合适的电动机,不使用容量过大的电动机,降低起动加速度或制动减速度;选取合适的驱动轮数,必要时采取全部车轮驱动等。
7、外伸支腿最大压力:支腿全伸起重作业时,一个支承座承受的最大法向反作用力。
8、起升高度是指起重机水平停机面或运行轨道至吊具允许最高位置的垂直距离。对于动臂变幅的塔式起重机一般要给出最大起升高度和最大幅度时的起升高度。
9、幅度L是指:起重量置于水平场地时,空载吊具垂直中心线至回转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
10、变幅速度:稳定运动状态下,额定载荷在变幅平面内水平位移的平均速度。规定为离地10m高度处,风速小于3m/s时,起重机在水平路面上,幅度从最大值至最小值的平均速度。
11、跨度定义为桥架型起重机支承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因此桥式起重机跨度应是指大车轨道中心线间的距离。
12、制动距离是指:工作机构从操作制动开始到机构停住,吊具(或大车、小车)所经过的距离。
13、起升(下降)速度是指:稳定运动状态下,额定载荷的垂直位移速度。
14、小车运行速度:稳定运动状态下,小车运行的速度,规定为离地10m高度处,风速小于3m/s时,带额定载荷的小车在水平轨道上运行的速度。
15、起重特性曲线是表示臂架型起重机作业性能的曲线,它由起重量曲线和起升高度曲线组成;起重量曲线是表示起重量随幅度改变的曲线,规定直角坐标系的横坐标为幅度,纵坐标为额定起重量;起升高度曲线是表示最大起升高度随幅度改变的曲线,规定直角坐标系的横坐标为幅度,纵坐标为起升高度。
16、起重倾覆力矩是指:起吊物品重力和从载荷中心线至倾覆线距离的乘积。
二、工作级别及其划分
1、工作级别划分的意义及种类
各种不同类型起重机的使用工况和使用条件差异很大,划分起重机及其组成部分的工作级别是为了合理地选用、设计和制造起重机械:
,对不同用途起重机械的工作状态达成共识,双方同意以认同的工作级别作为合同和技术方面的基础;
,有合适的生产率,有足够的安全寿命的起重机,并且从设计方面为起重机通用化、系列化和标准化的提高创造先决条件。
、系列化和通用化工作,以达到提高产品质量,获得经济效益的目的。
为适应起重机不同的使用情况和工作要求,在设计和选用起重机及其零部件时,应对起重机及其组成部分进行工作级别的划分,包括:
——起重机整机的分级;
——机构的分级;
——结构件或机械零件的分级。
2、起重机整机的分级
起重机工作级别是考虑起重量和时间的利用程度以及工作循环次数的起重机械特性。是按起重机利用等级和载荷状态划分的,即确定分级的因素有二个:使用等级和载荷状态。
(1)起重机的使用等级
起重机的设计预期寿命,是指设计预设的该起重机从开始使用起到最终报废时止,能完成的总工作循环数。起重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是指从起吊一个物品起,到能开始起吊下一个物品时止,包括起重机运行及正常的停歇在内的一个完整的过程(当起升负荷时,金属结构件中由起升负荷产生的应力从零增加到最大值,当负荷卸除后,应力值从最大值下降到零,这个循环称为主循环)。
工作周期(循环时间)是指:起重机一个工作循环的总时间(指起重机开始提升某一重物到开始提升下一个重物所需的时间)。
起重机的使用等级是将
检验师讲稿王福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