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概述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了解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描述中国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总体面貌,了解其基本特征。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掌握我国的地理位置和疆域特点;并能分析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能在地图上填出我国的陆上邻国及隔海相望的国家。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阅读地图学生能描述我国的地理位置,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阅读和运用地图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问题,让学生初步尝试从各个角度说明中国疆域之大。通过与日本、蒙古国家的海陆位置比较以及对中国辽阔疆域了解的基础上分析我国海陆兼备的优越性。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认识我国辽阔的疆域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激发学生爱国之情、兴国之志。从而形成保卫祖国领土的神圣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我国的地理位置以及优越性 :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三、教学策略 ,贯穿讲授法、讨论法,指导学生开展小组探究和合作讨论。 :制作多媒体课件。 :预习课本。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展示2014索契冬奥会中国运动员获得奖牌的照片 (1)这是什么场景? 出示1998-2014中国历届冬奥会成绩表 (2)从表格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 当我们祖国取得这样的成就时我们会骄傲自豪。因为我们都热爱自己的祖国母亲,而爱母亲,就要了解她,了解她,才能更好地建设她。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中国地理的有关知识。生:冬奥会运动员获得奖牌。 中国逐渐强大激发起学生兴趣,把学生的情绪带入高潮,营造出一种健康向上的课堂氛围,在这种氛围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入中国地理的学习。同时为新课教学作好铺垫。活动一:我会描述中国的地理位置投影显示: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 任务1:请描述中国的地理位置。并据图说出依据。如学生回答不好教师可作如下指导: (1)在投影上指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并说出中国在哪个半球? (2)在投影上指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并说出中国在哪个半球? (3)指出高、中、低纬度划分界线,并说出中国所处的纬度范围。 (4)指出五带划分界线,说出中国位于哪个温度带? (5)说出我国位于哪个大洲,与哪个大洋相临,与它们的相对位置如何。小结:描述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可从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三方面分析。 中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中洋西岸。 我国领土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少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中洋的西岸。学生在七年级上学期已学过如何描述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在课伊始,尝试让学生自主完成对地理位置的描述。最后教师小结描述一个国家地理位置可从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三方面分析。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描述地理位置的一种思维、一种方法。 活动二:我能证明任务2:中国有辽阔的疆域,你能找到哪些证据证明?请同学们从陆地面积、领土四至、陆上邻国、辽阔海域等方面收集证据。温馨提示:参考课本P2-4页的文字和地图,地图册,四人小组合作完成找证据的任务。学生完成活动任务2:四人小组讨论研究寻找一个证据,并推举发言人。设置“我能证明中国疆域之大“中国疆域之大” 这环节设置四方面的链接,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灵活选择链接给予补充。) 链接1:世界主要国家陆地面积比较 链接2:我国领土
《辽阔的疆域》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