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现代白话文形成及其现代性意义.doc拭论现代白话文形成及其现代性意义摘要:中国文学在20世纪初发生的变革,是思想变革与语言变革的双重演凑,白话文就是在这一时期应运而生,并且对整个现代文学乃至全中国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形成与西方语言与思想不无关系,中国文学以这种新的语言形式逐渐形成其特殊的风格,这也是现代白话文的现代性意义之所在。文章编号关键词:现代白话文;形成;现代性意义中图分类号:1206文献标识码:A1005-5312(2012)29-0015-01“五四”文学革命最主要的成果便是中国书面语系统从文言到现代白话的转换,语言的转换在这一转换中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作为语言的艺术,文学在语言上由文言向白话的过渡无疑有着异乎寻常的意义。那么现代白话文的形成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现代汉语的“新”就是新在它是思想根源是西方的先进思想,从其运用的词汇的就可以看出来,什么“蒸汽机”、“科学”、“民主”、等等,表面上只不过是几个“欧化词汇”,然其背后是西方先进的工业革命与思想,是宣传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的思想。对于这些,守旧派的愤然抵抗便有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再到新文化运动。其实这些社会的变革无不是以语言变革为先导的,也正是这些社会变革才使中国逐渐走向新的历史。我们反对文言,提倡白话的语言变革中,“既有白话”,也就是中国语言的自身发展也起到一定的作用。晚清时期,士大夫们就兴起了国语运动与白话文运动,再加上梁启超“三界革命”等近代文学变革,白话的文学语言地位空前提升。可以看到中国语言自身发展也正在向着白话的方向前进,只不过是口语化的,其思想内涵上还是封建的、传统的而已。现代白话文的形成其主要影响对象是西方的语言及思想。其实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社会大变革本质上是一场改变中国人世界观的变革,其主角是西方语言及其思想影响形成的现代汉语,而知识分子是间接的起作用。我首先想谈的是翻译对现代白话文形成所起到的作用。翻译不仅帮助现代白话文建构句法、文法,输入了语料语汇,而且还为为白话文为基石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摹本,创造了实验园地,从而加速了白话文和新文学的发展。白话文是通过翻译借鉴西方语言的句式、语法、词汇来创建的,文法准则、遣词造句标准和审美格调是现代白话文运动的思路之一。现代白话文运动者主张现代白话句式结构选择通过翻译借鉴西方语言来确定,这是因为他们确信西方语言的句式谨严,逻辑分明,长于说理论证,并且富有现代精神。翻译对于白话文词汇的创建意义更加重大。通过翻译,通过这些西方词汇我们才认识了近现代工业革命、近现代科学发展、近现代自然人文学科发展,生动具体的现代性才进入中国。这里语言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思想文化的载翻译也促进了现代白话文修辞话语的建构和新文学的发展。明清直至晚清小说虽用白话文,但终究难脱其封建意识的束缚。进入现代以来,对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对现代白话文的形成有很大作用。胡适、陈独秀等人大力宣传白话文,翻译在这个时候成为白话“美术培养”的实验园地。李金发、施蛰存、戴望舒以及新月诗派等都无不积极跟随。随着越来越多的现代白话文的运用和实践,现代白话文便彻底成为文学创作语言。文学在语言语体形式、话语方式方面有了转变,真正的朝现代方向前进。通过一大批激进分子的积极倡导和实践行动,很多西方著作通过翻译走入中国,并且还出现了现代白话文,也激发了五四白话文运动。现代白话文最大的特点是新的词汇中承载了西方的新思想
试论现代白话文形成及其现代性意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