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及其現代意義
主講人:馬世年
二O一一年霜降
晨起
树间虫鸟五更鸣,晨雨隔窗仔细听。
吟到渥然槁木处,如何慷慨赋秋声?
2008年深秋
孔子及作为经典的《论语》
二、《论语》的现代意义
孔子及作为经典的《论语》
)关于孔子:
1、关于生平的几个问题
2、历史地位的变迁及启示
孔子行教像
1、孔子生平的几个问题
孔子:(前551一前479),名丘,
字仲尼,世称孔子,鲁国陬邑(今山东
曲阜)人。孔丘在鲁国做过官,又曾游
说四方,但总的来说,一生郁郁不遇。
其主要活动是聚众讲学,由此建立了中
国古代第一个私家学派——儒家。
1)关于“吾少也贱”
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他曾说过: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年轻时曾
做过“委吏”(管理仓廪)与“乘田”
(管放牧牛羊)。
孔子十五岁即“志于学”。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
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
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2)关于“子见南子”
冷《论语·雍也》:“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
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厌之!”
3)关于“丧家之狗”
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
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
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其腰以下,不
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
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
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史记孔
子世家》
论语及其现代意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