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论语》中“学”的思想及其现代意义.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论语》中“学”的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a rel='nofollow' onclick="();return false;"
href="#">


  [摘 要]《论语》中“学”的内涵意义具体可表现在其内容目的、方法态度等方面,而“学者”在其中具有身份意义和人生形态的意蕴表达,这种“学者”的生命形态表达最终意义上是为了成人,即尽个体之力量去实现自我价值,此种意义上的“学”对当今无论从个体修养还是社会构建、民族精神提升与保存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论语》;“学”,现代意义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34(2008)03-0054-02
  
  关于《论语》中“学”的思想,在学术界相对于《论语》中其它核心范畴,如仁、礼、孝等的研究相对薄弱。这可以从
cnki搜索和一些其他报刊资料查询中得到证实,而实质上孔子“学”之思想在《论语》乃至其整个思想体系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是其旨归。本文正是立足于这样的学术背景以及当今时代建立学习型社会、学习成就人生的时代内涵,通过《论语》中“学”的基本内涵阐析揭示“学者”这一生命形态表达及与成人之间的意义关联,试图为当今无论个体修养还是整体社会文明走向定位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根据。
  
  一、《论语》中“学”的基本内涵
  
  《论语》中所言“学”,与哲学中所说的感性认识活动相类似,不仅仅是读书,兼具取法别人也谓之“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另外这种“学”指向自身。即“为己之学”,此种层面上的“学”带有非功利性的色彩,完全为着自身心灵境界的提升以达到自身与自然、世界的完满。
  在“学”的内容及目的上,《论语》中对其有详细论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关于“学”的目的,在孔子看来,学以致其道是其根本目的,是为能经国家、定社稷,孔子曾说:“颂《诗》三百,受之以政,不达,使之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孔子依此出发,希冀养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君子,此即为“学”之目的。

  另外,在《论语》中,孔子还对“学”之方法和态度作了说明。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讲究学、习并举。重视举一反三。此外,还强调学与思相结合,子曰:“吾偿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因此,学、习结合,学、思相佐是孔子之学方法的精髓。然而光有方法还不行,还应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在此方面。孔子强调修为是一个人学之前提。“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只有认真真诚的对待自己的人生与学业,才能有所作为,可见,孔子对“学”之态度是十分重视的。
  正是通过“学”这样一个立体的鲜活概念,笔者看到了其背后“学者”的形象正悄然走来。
  

《论语》中“学”的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