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 密级:
UDC: 本校编号: 10652
硕士学位论文
论文题目: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研究生姓名: 饶俊妮学号: 201**********
校内指导教师姓名: 冉志职称: 教授
校外指导教师姓名: 职务职称:
申请学位等级:硕士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论文提交日期: 2014 年 3 月 5 日论文答辩日期:
论文独创性的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开展研究工作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
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西南政法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
过的材料;对于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
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签字日期: 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西南政法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
校有权保留所送交的论文,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论文内容,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可以向有关部门和机构送交论文的纸质复印件和电子
版本。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 年月日签字日期: 年月日
硕士学位论文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Analysis of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作者姓名: 饶俊妮
指导教师: 冉志教授
西南政法大学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摘要
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
果的总和。生态文明需要走现代化与生态环境的友好、协调之路,在观念、制度、技术、
生产与消费方式等方面实行重大转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内容是在
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的生态思想,以可持续发展
理论为基础,从人类社会文明转型的历史视角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出发,强
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的思想精髓,是一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建设的过程中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的文明形态,即人与自然之间平衡平等、生
态环境优良、生活水平富有舒适、和人自身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本文本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从四个部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展开研究。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相关的概念。一是生态的含义,二是生态文明
的含义,三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含义,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及发展历程。一是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依据,主要从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我国传统文
化中的生态文明观,当代西方对生态危机的反思这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二是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历程,具体是环保意识萌芽,环保意识觉醒,环保国策提
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生态现代化战略形成: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战略五个阶
段。
第三部分着重分析了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一是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主要成就,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主
要问题,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第四部分就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一是创
造生态文明生产方式,二是强力推进生态制度建设,三是强化推进生态文化建设,四是
全面加强生态社会建设。
关键词:生态文明;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
Abstrac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the sum and made for the protection of human and build a
beautifu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aterial achievements, spirit and syste
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