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议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议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docx浅议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摘要:一直以来,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师德高尚、业务精深、结构合理、高效精干的辅导员队伍始终是高职院校的目标和共识。文章以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深入剖析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对于高校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就辅导员队伍建设中的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对策。关键词:高职院校新形势辅导员问题对策高职院校是培养“知识丰富、实践技能强、政治素质高”人才的摇篮。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适应这一新的发展趋势。高职院校辅导员是学生管理工作的具体执行者,是高校人才培养规划的实施者,辅导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息息相关。笔者现以职业教育的视角就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谈一些想法。1高职院校辅导员发展情况辅导员的职务最早是在1952年由政府主导设立的。次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向教育部提出试点请求,此后众多高校纷纷效仿。起初,国家将辅导员的工作任务定位在政治工作层面。高校真正开始设立专职辅导员是在1961年庐山会议后根据会议指示精神专门设立的。文革期间“四人帮”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和意义偏离了本来的初衷,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声誉一度衰败。直到1978年,国家教委正式出台文件给高校辅导员正名,但因思想政治工作人才因文革事件纷纷转岗,因而开始主张专业教师兼职担任政治辅导员。至此,辅导员工作开始由单一的政治工作向思想政治教育过渡。1987年,国家再次以文件的形式要求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仍旧保留政治辅导员工作的定位。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跟进,高职教育面临心理辅导、职业辅导、帮困等诸多问题,使得辅导员工作越来越复杂。步入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逐渐成为高职教育的重点,国家于2000年、2004年分别出台文件督促和跟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别是2004年中央16号文件将“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作为辅导员工作职能写入文件,进一步拓宽了辅导员的工作范畴,确保了辅导员工作的延续性。,专业化不强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执行者,直接参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辅导员以正确的言行和价值观念影响学生,督促其端正思想观念,鼓励其为实现远大抱负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在这一过程中,辅导员的工作任务就是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促进其健康成长。因此,作为肩负育德育人之重任的辅导员,首先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职业素养,能够以客观的态度面对和解决各类学生问题。但是现实情况是:大部分高校辅导员知识结构参差不齐,专业水准“高低错落”,而且普遍缺乏理论素养;大部分高校辅导员的知识结构单一。要做好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辅导员除了要掌握基本的教育学和思想政治学理论知识,还要认真研习社会学和心理学,并且能够将理论应用于实际问题。,事务性工作繁重高职院校的辅导员除了专职思想政治教育,还兼职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但在具体工作中,辅导员队伍不断扩大,但其主要的工作任务思想政治教育却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弱化的倾向,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点:一是高校对辅导员的职能范畴缺少清晰的定位,习惯将辅导员工作与行政事务相互混淆,辅导员实际的工作内容与其社会地位极不相符。二是近几年高职院校扩招工作不断跟进,学生数量急剧增加,客观上加重了辅导员的日常管理工作任务,大量

浅议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博士
  • 文件大小58 KB
  • 时间2019-04-2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