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课时).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引入】金属Na的性质我们很熟悉,现象是本质的反映,宏观是微观的体现。现在让我们从原子结构这一微观角度来研究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质的关系。【板书】二、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一)碱金属元素【科学探究1】请完成下表。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表1: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元素名称元素符号核电荷数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数原子半径/→Cs:(1)最外层电子数;(2)电子层数;(3)原子半径。表2:碱金属的物理性质单质颜色和状态密度(g/cm-3)熔点(。C)沸点(。C)Li银白色,,,,(略带金色光泽),:都是柔软的金属,密度小、熔点低、易导电、导热。递变性:从锂到铯,密度呈,熔、沸点。【注意】(1)钠—钾合金(液态)用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2)钠、钾常保存在煤油中,因为锂的密度比煤油的密度小而保存在石蜡中。表5:卤族元素原子结构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原子结构示意图表3:碱金属的化学性质与O2反应与水(酸)反应Li剧烈产生氢气Na更剧烈产生氢气K2K+O2KO2(超氧化钾)轻微爆炸RbCs反应更剧烈,产物更复杂。2Rb+3O22RbO3(臭氧化铷)2M+2H2O===2MOH+H2↑遇水立即燃烧爆炸从Li→Cs:(1)与O2反应越来越剧烈,产物越来越复杂。(2)与水反应越来越剧烈,生成氢氧化物的碱性越来越强。LiOH<NaOH<KOH<RbOH<CsOH【分析归纳】从上面表格中可以得出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内在联系。表4:原子结构对元素性质的影响随着荷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逐渐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逐渐减小,最外层电子易失去,表现在参加化学反应时越来越剧烈,金属性增强。即:结构决定性质金属性:金属原子失电子的能力。金属性强弱的比较依据:1、金属与水或酸反应生成氢气的剧烈程度;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来比较。(二)卤族元素【科学探究2】根据碱金属元素结构的相似性、递变性,根据下表总结并推测卤族元素的结构和性质有什么相似性和递变性。(2)卤素单质与水、碱反应的比较与水的反应与碱的反应F2(剧烈)很复杂Cl2相似性最外层都是电子。递变性(1)核电荷数逐渐增加(2)电子层数逐渐(3)原子半径逐渐。表6:卤族元素单质的物理性质单质F2Cl2Br2I2颜色状态淡黄绿色气体黄绿色气体深红棕色液体紫黑色固体相似性都是双原子分子,有颜色,不易溶于水(氟除外),易溶于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萃取原理)。递变性从氟到碘,单质的颜色逐渐加深,密度依次增大,熔点、沸点依次升高。特殊性(1)溴是常温下唯一的液态非金属单质,液溴易挥发,保存时要加一些水进行“水封”。(2)单质I2易升华;I2遇淀粉呈现出特殊的蓝色。(检验I2)表7:卤族元素的化学性质(1)卤素单质与H2的反应跟氢气的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F2在冷、暗处就能剧烈化合而爆炸,生成的氟化氢很稳定F2+H2=2HF(氟化氢)Cl2在光照或点燃下发生反应,生成的氯化氢较稳定。Cl2+H22HCl(氯化氢)Br2在加热至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课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uciferios04
  • 文件大小439 KB
  • 时间2019-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