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小“三大差距”的路径思考
一、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不断做大经济总量,着力缩小区域差距。资源的有效利用是区域经济快速崛起的前提。就我区来讲,着力开发特色资源市场形成特色产业,以特色产业的多点突破实现经济的多元支撑,不断做大经济总量。一是以农户万元增收工程为契机,突出都市农业、观光休闲产业发展模式,进一步巩固壮大农业农村经济。二是着力发展以休闲、观光为龙头的第三产业。我区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红岩联线”、歌乐-中梁生态旅游带地位突出,要紧紧围绕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两条主线,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素质和旅游质量效益,加快推进旅游提质型发展,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建设具有巴渝特色的乡村风情街,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造外观与环境风貌协调、内部装饰装修精致、功能设备完善的星级休闲农家乐,实现一三产业融合发展。要强化农家乐管理,提高准入标准,推进农家乐上档次、上规模。围绕特色产业基地交替举办各类乡村旅游节,塑造以“休闲农业、快乐乡村”为主题的“都市乡村游”品牌。
二、加快农村人口转移,切实改善生产生活水平,着力缩小贫富差距。农村人口转移是解决农村贫困现状、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改善群众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径。为此,要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减少农村人口作为缩小贫富差距的主要目标和重大举措。一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坚持组织化、品牌化、市场化发展路子,不断深化劳务服务、维权等基础工作,切实转移输出劳动力。
三、提速推进镇场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着力缩小城乡差距。主城对边远区县的直接辐射力和带动力,远远不如渝西区县,尤其是对农村的辐射力和带动力更弱。与其他区县相比,发挥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更为重要。为此,要切实用好市上支持的城镇建设资金,进一步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车站、港口等物流要件建设,提速推进城镇发展。同时,进一步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切实缩小城乡居民在享受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住房等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夯实发展基础。交通不通畅,发展就无从谈起。要进一步加大“两翼”区县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推进机场、铁路和高速路建设。同时,围绕解决群众民生“五难”问题,加强乡镇及村社道
缩小三大差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