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西丧葬差异.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班级:B1081
姓名:沙永和
学号: 30
中西丧葬差异
丧葬礼俗,是人生乐章的最末一节,殡葬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种种利益习俗,是一个具有世界意义的文化现象,因为丧葬礼俗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基因之一,也是社会的基因之一。丧葬方式是受民族特性、地理条件、历史时代、社会制度、经济状况等制约的。通过对各个国家和民族的丧葬习俗的考察,既可以从一个侧面复原其民间文化中的神灵世界,从而了解该国该民族的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社会心理、民族风俗等。
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丧葬习俗,各个民族的信仰都是以祖先崇拜作为中心的,在祖先崇拜的观念笼罩下,丧葬的意义必然得到格外强调,对丧葬礼仪就特别重视。
中国的丧葬和西方国家有明显不同,在中国父母进入衰年,子女要为其准备后事(也有老人自行筹备的),包括寿木、老衣。寿木即棺材,老衣即人去世后穿的衣服。后事还包括请阴阳先生看墓地,用石料砌好墓穴。
老人临终,家人要急赶回家送终,听临终者嘱咐后事或见最后一面。旧时子女要跪在老人床前送终,直至落气。若无子孙送终,被认为生前做了恶事;人子未给父母送终,必被嘲笑批评。老人气绝时要放落气炮(升天炮),并立即将尸体从床上移至木板或凉床上,俗称晾尸(以防假死)。以白布或纸掩其面
,撤下床帐。据说不这样做死者如陷天罗地网,寻不着出路。继而烧3斤6两纸钱,名曰烧倒头纸或落气钱,供死者去阴间的路上用。大门贴孝对一副,如有门神,必拿纸钱将门神头部贴住。租佃他人房屋,须钉一红布条于大门门楣上,表示给主人挂红。神龛、祖先灵位,用纸钱或白纸条架成十字贴上,以避邪秽,待丧出复原。
此后,丧家于堂屋设灵堂,安放灵柩供人吊唁,灵柩前用白布作幔,挂死者遗像,两侧挂孝对一副,用绸、布、纸制,多为死者儿孙撰的挽联。布幔前设案桌、置灵位,有的还将灵位置于纸、竹扎糊的灵房内。父亲去世,灵位上书“新故显考X公讳XX老大人之灵位”;母亲去世则书“新故显妣X氏老孺人之灵位”,左下侧皆书“祀男XXX敬立”。灵位两旁摆纸扎金童玉女,俗称陪灵童子。桌上放烛台、香炉、果品。香不断燃点,蜡烛仅供饭时用。灵柩前列衣禄罐两个,每日皆放上少许饭菜,出丧时,此罐与棺材同葬。夜间,儿子要在棺材侧守灵。灵堂两侧陈列花圈、祭幛,死者的亲朋往往借守灵之机玩麻将、扑克。
以前,亲人故去,丧棚、灵堂是丧家自己搭建。遇刮风下雨,篷布翻飞,丧棚下香烛全倒,悲悲惨惨又添凄凄切切。丧事服务公司的创立,解决了难题。来打丧火的人大多是逝者的至亲好友,表悲痛的“心意”都是仔细挑选带来,以前送被面,后改送毛毯,这几年送现金的多了。
从死者卒日起,每七天家属要烧纸钱和祭奠,共七次,谓之烧七。三七、五七最重要,是日亲朋也要送纸、烛。
在西方殡葬礼俗有洗尸、更衣、停尸整容、送葬哭丧、宴谢、祭奠等程序,基督教仪式几乎贯穿其中。人死之前要在神父面前忏悔,之后神父要为其祈祷。这也是临终关怀,使死者正确看待死亡,摆脱死之恐惧。死后在神父主持下给死者洗尸,宗教含义是洗去生前罪过,干干净净去见上帝。停尸在西方传统丧俗中,一般停在教堂,由神父主持追悼会。神父介绍死者生平并为之祈祷,下边亲友则一同祷告。完毕以后由四人一角一人抬着棺材走向墓地,神父、亲友跟在后边送葬。下葬时,神父还要再为亡者祈祷。哭丧无论是初终还是在教堂,也无论是

中西丧葬差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zh187166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