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导弹危机
朝鲜战争
越南战争
朝鲜分裂
德国分裂
北约
美国的其他盟友
接受美国援助的国家
殖民地国家
华约
苏联的其他盟友
接受苏联援助的国家
其他国家
朝鲜分裂
德国分裂
朝鲜战争
朝鲜分裂
朝鲜分裂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1、了解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2、了解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及不结 盟运动的兴起的史实
3、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走向联合的欧洲
1948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
美国 %
英国 %
法国 %
西德 %
材料一纵观世界近现代历史,欧洲特别是西欧国家主宰世界达到一个多世纪。西欧国家间为争夺欧洲霸权和世界霸权进行了多次斗争,而这些斗争的结果也对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起了决定性作用。但从二战开始,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不可逆转地走向衰落。
材料二 50年代中期以后,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绝对是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结合材料分析西欧国家联合的原因和目的
原因:欧洲国家力量衰落;地位下降
美国对西欧控制的加强和苏联的威胁。
目的:通过联合促进发展,提升国际地位。
欧洲国家走向联合的过程
,“舒曼计划”的提出,为联合铺平道路
2.《巴黎条约》,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法德和解
,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用同一个声音说话”,加强政治上的联合
材料三 1958—1969年间,%。1984年欧共体十国对外贸易总额达13747亿美元,。
材料四 20世纪50年代,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美国无论在工业生产、出口贸易、黄金外汇储备各方面所占的比重都是显著下降,而西欧六国所占的比重则大大上升。
材料五进入七十年代,西欧和日本不可避免要导致美国和其同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美国再也不能象战后初期和五十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
西欧国家联合带来的影响
促进了西欧的经济发展,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日本的崛起
1965年,%;
1975年,日本追上来,%;
1985年,日本已经逼近美国,%;
1987年,按照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计算,日本超过了美国。
1964年东京奥运会
1970年大阪世博会“太阳塔”
战后日本崛起的原因
材料一:二战结束后,日本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大规模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开始重新认识战前统制经济时期的各项规章、制度。这次改革还使国家行政官僚队伍发生了重大变化。战后日本经济政策的制定和经济立法的实施,大都是由这些经济官僚起主导作用。
材料二日本采取了“倾斜生产方式”、“倾斜减税”、“倾斜金融”等对策, 即在日本政府主导下,将有限的资源向煤炭、钢铁、电力等产业集中,优先发展能源和重工业。
战后进行改革,为恢复和发展奠定基础
制定符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材料三二战后,日本虽然受到重创,但还是从1949年毅然宣布实行从小学到初中的九个年级免费教育。日本政府每年用于教育支出都在国家当年预算总支出的20%以上,这一数字远远超过了英、法、美、德等国而居世界首位。——《战后日本迅速崛起的原因及对中国教育现状的思考》
材料四日本是二战后最典型的技术引进和创新型国家,它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加以本土化,成功建立自己的科学体系。
——《湖南日报》
材料五 1948年后,美国开始帮助日本恢复经济。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军队向日本企业发出了大量有关武器、运载工具零部件和其他军用物资的订货单。从1950年开始的五年时间里,……对于日本来说,这种发展是极其幸运的。
——森岛通夫《日本为什么“成功”》
美国大力扶植、朝鲜战争的机遇
重视科技
重视教育、人才培养
古巴导弹危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