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谷超豪:学海茫茫欲何之人生几何学几何.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84岁的谷超豪院士仍然有着一双清澈的眼睛,即使在获得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之后,那双眼睛也一如既往的透彻和平静。这是实至名归的一次颁奖。2002年帕利斯在开幕词中提到,中国的数学犹如一棵由非凡的数学家精心种下的大树,并列举了几位杰出的中国数学家的名字,其中长期在国内工作、尚健在的数学家只有两位:吴文俊和谷超豪。而在2000年,比谷超豪年长7岁的吴文俊获得了第一届国家最高科技奖。和吴文俊一样,谷超豪可算是中国现代数学谱系中的第二代传承者——吴文俊的老师陈省身、谷超豪的老师苏步青,都是中国现代数学的先驱者和奠基者。作为苏步青最得意的学生,谷超豪在微分几何、偏微分方程和数学物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突出。在常人眼里,数学家的生活总带着几分神秘。如诺贝尔奖得主约翰·纳什的传记所言:数学家同时生活在两个迥异的世界中。一个是柏拉图式的冰清纯净的世界;同时他们也得生活在短暂、混沌,且需不断顺应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但对于谷超豪而言,他的世界里,数学就是一切。“对苏老的评价我愧不敢当”谷先生赴北京领奖之前,记者与他做过一次长谈,话题很丰富,但仿佛有魔力般,谷先生的回答总是围绕着“数学”。比如,当我们谈到反映数学家约翰·纳什生平的好莱坞电影《美丽心灵》,谷先生的兴趣既非纳什多舛的命运,也非深具话题性的诺贝尔奖,而是某一个令他念念不忘的数学命题:“纳什写过一篇关于微分几何的论文,我看过之后,提出了一个有关的问题,作了一篇有价值的文章。”他们年龄相仿,是同一时代的数学家——上世纪50年代,在微分几何领域,26岁的纳什以“纳什嵌入定理”崭露头角,谷超豪则在25岁时完成了《隐函数方程式表示下的K展空间理论》,并引起了国际数学界的注目。1957年谷超豪被公派到苏联进修,两年后,成为“文革”以前唯一取得莫斯科大学数学物理科学博士学位的中国留苏人员(大部分人最多只拿到了副博士学位)。新闻视点:您在数学方面是否有特殊的天赋? 谷超豪:我不知道我有没有天赋。但我对数学的兴趣源于小学三年级接触到循环小数,数学要靠想象,熟悉这个无限的概念激发了我的想象能力,之后我便爱上了数学。新闻视点:您很年轻便做出了受国际重视的成果,这很难得吧? 谷超豪:一个人如果40岁之前还没有表露出数学方面的才华,那么他们很难有大的成就了。我关于K展空间理论的那篇论文,最初是苏步青先生提出的一个问题,让我们这些学生试着研究看看,结果我做出来了,并且采用新的研究方法,引起了国际同行的注目。新闻视点:苏步青先生对您有这样的评价,“谷超豪只有一点没有超过老师,就是没有培养出像谷超豪似的学生来。”对苏老这样的评价您有什么看法? 谷超豪:对苏老的评价我愧不敢当。我带的研究生中有3位已经是院士,一些年轻的教师的科研水平也能在之地。我对待学生比较严格,盯得比较紧。培养杰出的学生不仅需要天赋和好的老师,还需要有足够的经费吸引人才,需要提供好的环境进行研究。新闻视点:您曾在莫斯科大学获科学博士学位,但大部分的教育经历都在国内,现在大学都比较重视国外的学习或教学经历,您怎么看学术界的“土洋”之分? 谷超豪:以我自己的经历来说,当时前苏联的科学技术水平比当时、教师水平都很高,在那里学习,经常有机会参加一些讨论班,受益匪浅,但不管在哪里,最重要是靠自己的勤奋学习。年

谷超豪:学海茫茫欲何之人生几何学几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漫山花海
  • 文件大小35 KB
  • 时间2019-04-2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