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教案《漱口》活动目标: 1、借助儿歌,帮助幼儿掌握正确地漱口方法。 2、知道漱口可以保护牙齿,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3、引发幼儿学习漱口的兴趣。 4、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活动重点: 念儿歌学会正确地漱口方法。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丁丁人物头像(配班教师戴)、米饭、青菜等食物卡片(卡在“丁丁”的牙齿中)、装有水的杯子若干(比幼儿人数多几个)、水桶4个。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 1、师:小朋友们好!今天我有一个好朋友也来了,看看是谁?(师喊:“丁丁、丁丁,你快出来吧!”) 2、配班教师戴丁丁头像,并且牙齿里插好食物图片跑出和幼儿打招呼:小朋友们好! (分析:这个环节主要渗透一些礼貌教育,帮助幼儿知道要和朋友打招呼、有礼貌,如:和丁丁打招呼,请丁丁坐下等等,而且活泼可爱的丁丁很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3、介绍丁丁:丁丁是我的好朋友!他长的圆乎乎的,可结实啦!丁丁每天都要吃好多好多的东西,我们来看看他今天吃了什么?(米饭、青菜、鱼、香蕉)那他一共吃了几样东西呢?(请几位幼儿回答) 4、师带领幼儿一起数一数:那他到底吃了几样东西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从上面数到下面,从左边开始数,伸出你们的手指:1、2、……(分析:这几个环节主要渗透一些数学知识,引导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卡在牙齿中的食物,帮助幼儿用更清楚地方法数数。) 二、帮助幼儿学会正确地漱口方法。 1、(配班教师“丁丁”:吃了这么多东西我困了,我想睡觉了。) (1)师:等等等等丁丁,小朋友们看!丁丁的牙齿里还有这么多东西他能不能去睡觉呀?牙齿会怎么样的?怎么办呢?谁来帮他想想办法?(引导幼儿说出“漱口”) (2)师:对呀!丁丁可以漱口呀!那么,漱口要用到什么呢?(杯子、水) (分析:通过观察丁丁牙齿中的食物,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让幼儿发现并明白不漱口就去午睡会蛀牙,自然而然地引入“漱口”。) 2、引导个别幼儿上前漱口。(1)师:看!老师这里有个小水杯,谁愿意来试一试?(请一位幼儿上前试一试)仔细看他是怎么漱口的! ①若幼儿没有用正确地方法漱口,则教师说:他是这样漱口的,那谁能把牙齿漱的更干净些呢?(再请一位幼儿上前试一试) ②若幼儿漱口时嘴巴里已经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了,则老师强调“咕噜咕噜”:刚才XX的嘴巴是怎么动的?(咕噜咕噜) (分析:根据不同幼儿的不同表现,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并说出他们是怎么漱口的,从而学会自己用正确地方法漱口。) (2)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师漱口给幼儿看并听听声音) 提问:刚才老师是怎么做的?有没有听到什么声音?(水喝到嘴巴里要一动一动的,学一学,看看你旁边的小朋友的嘴巴。) (3)师小结正确地漱口方法:嘴巴咕噜噜,然后把水吐掉,我们的牙齿会变得更干净! (分析:通过教师亲自示范,帮助幼儿形象生动地了解漱口的正确方法是嘴巴要“咕噜噜”,让幼儿能够学会正确漱口。) 3、带领幼儿一起学一学漱口。(1)师:原来漱口是这样的呀!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带领幼儿边做动作边念儿歌) 儿歌:拿起小水杯,喝口清清水,嘴巴咕噜噜(重点强调),吐……牙齿真干净! (2)师:刚才呀老师看见有一些小朋友跟着我一起边念儿歌边做动作,真棒!可是还有一些小朋友可没有念儿歌哦,现在我们再来一遍!(带领幼儿一起再做一次,重点突出“嘴巴咕噜噜”。) (分析:
幼儿园小班教案《漱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