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道术之惑.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记:自《狗日的营销真理》专栏开始以来,大家各抒己见,热闹非凡。关于营销的实战和理论争论的很热烈。其中道与术的争论最为火热,看了大家的争论之后,姚尧感觉一些问题的争论把观众的兴趣引到了一个看热闹的去处,而不是静下心来真正认真的来探讨了。有些网友说越看越糊涂,以至于有观众把营销轻贱成为喝酒、吃饭、混日子的玩意。事实上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除了国家战略之外,中国式营销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什么国际市场上很多国家对于中国产品又爱又恨,既离不了,又围追堵截。就是中国中小企业的中国式营销让他们坐不稳了!禅师神秀当年为接禅宗五祖的衣钵,做偈诗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常来勤拂拭,莫使染尘埃。”而最终接了五祖衣钵的六组慧能虽然不会写字,找人代写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两人的诗都是经典,但是神秀的诗重术轻道,注重苦修,没有顿悟之境。六组慧能的诗重道轻术,一声棒喝,顿悟出无穷,自然境界高出许多。中国的佛教由六组开始真正中国化本土化。六组禅诗包含无穷之境界,小子不敢妄论,但两人禅诗的境界高下却是一目了然的。企业经营也是一个苦修的过程,没有立地就成佛的。实际一点来看,神秀禅师的偈语比较适用于企业。但是还是有一个“道”作为前提。没有道,苦修的目的是什么?是修成正果成佛!六组之妙是直接就逍遥于无极,到达佛之境界。一个顿悟就立地成佛。这个显然是企业经营做不到的!其实我们分开来看,道和术是无法分开的。没有道,术也非正术。只是虚幻邪术!没有术,常人哪有道的顿悟? “哲学”二字由希腊语变出,即爱智之意。所以西方人解释哲学,求的是最高的知识,统一的知识。中国知识则不然,与其说是知识的学问,不如说是行为的学问。中国先贤虽不看轻知识,但不以求知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以研究人类为出发点,人之所以为人之道,怎样才算一个人?人与人相互有什么关系?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天下是道,修身,齐家是术。所以梁启超先生把儒家哲学称为“儒家道术”,并且认为这样最为贴切。企业经营,战略为“道”,战术为“术”。同理,企业也只有道与术的统一才能够实现企业经营成功。有人说中国中小企业无战略,只有战术。其实不然,中国中小企业的战略之道就是中国改革开放,富起来,走出去的国家战略。中国中小企业的术就是曾经饱受诟病的中国式营销。中国式营销显然是重术的,但是绝不轻道。一段时期,很多专家指责中国中小企业无战略,但是回头看看,中国的中小企业是以一个产业集群和巨无霸的跨国公司在竞争,并且最终集体走出去,取得了成功!这就是中国式营销的智慧,以弱胜强的智慧。道与术,在企业经营过程里是绝不可分开的。如果非要把道与术分开来论,那么只有小企业与大企业之论。小企业符合国家战略而生,为生存而术。无论什么方法,只要不违法,能够活下来就是最好的方法。大企业已经生活的很好了,已经脱离生存的危险和尴尬了,再基于全球范围,行业特性,考虑自身的发展战略如何修订。这个时候如果战略之道不清晰,就不能突破发展的瓶颈。由小到大,最终还是道

道术之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一花一叶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19-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