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笔记.doc


文档分类:研究生考试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城市规划原理复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  一、城市发展的基本理论   1、区域理论佩鲁—1950年—增长极核理论—极化效应及扩散效应   2、经济学理论基础产业(主要满足城市以外的需要。为关键)服务性产业(满足本市的需要)   3、人文生态学理论互相竞争和互相依赖   4、交通通讯理论古登堡—1960年—可达性—交通;迈耶—1962年—《城市发展的通讯理论》—通讯。   5、经济全球化理论控制、管理—空间集聚;制造、装配—空间扩散   6、城市进化理论     绝对集中(工业化初期);相对集中(工业化成熟期)—工业化社会(城市人口增长占主导)    相对分散(后工业化初期);绝对分散(后工业化成熟期)—后工业化社会(郊区人口增长占主导)   二、城市的物质、社会和产业构成   1、城市的物质构成——公共领域(公共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非公共领域(社会个体)   2、城市的物质环境的优化——可达性(与道路系统和交通网络有关)和外部效应(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   3、城市的产业构成——英国——费希尔、克拉克——三种部类——第一、二、三产业    美国——贝尔——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   三、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市化    城市化的含义:有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地理学——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标志之一   四、城市与区域发展   1、城镇体系的概念——在一个国家或相对完整的区域中,有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空间分布有序的联系密切具相互依存的城镇群体   2、城市与经济区域的联系主要指——物流、人流、信息流   3、城镇体系的特征——群体性、关联性、层次性、开放性、动态性、整体性   4、城乡在发展中形成向心与离心;集聚与辐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              第二章城市规划学科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   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一、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一)中国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社会和政治背景   1、中》的礼制理念《管予》的自然至上理念   2、唐长安城——中轴线对称的格局;规整的方格路网;居住分布采用坊里制   3、元大都和明清北京城——三套方城、宫城居中;轴线对称布局    (二)欧洲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社会和政治背景   1、古西腊——城邦的城市公共场所——以广场和公共建筑为核心;古罗马——城市的炫耀和享乐特征——以广场、铜像、凯旋门、纪功柱为核心;中世纪——城堡及教堂的空间主导地位;文艺复兴——古典广场和君主专制时期的城市放射轴线。   二、现代城市规划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   (一)、历史背景   1、(理论基础)空想社会主义——莫尔——乌托邦      代表人物——欧文——1817年——协和村;傅立叶——1829年——法郎吉   2、(法律基础)1848年——《公共卫生法》;1868年——《贫民窟清理法》;1890年——《工人住房法》;   3、(实践基础)巴黎改建及城市美化(源于文艺复兴后的建筑学和园艺学)   (三)、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   1、雅典宪章(1933)——机械主义和物质空间决定论(对终极状态的描述)——国际现代建筑会议   城市的功能分区:居住、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笔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雾里看花
  • 文件大小36 KB
  • 时间2019-04-2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