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是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2012年10月26日09:46来源:《中外企业家》2012年第5期作者:黄诚字号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103内容摘要:关键词:作者简介: 一、引言管理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也是一门艺术。“科学管理之父”泰罗特别提出的“管理比科学技术更重要”的思想,对于提升我,走出国门,抢占全球企业管理制高点,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如何有效提升我,使企业保持长胜不衰,永葆青春活力,基业长青呢?笔者认为,管理是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企业管理涉及内容广泛,具体体现在方方面面。这里讲的管理主要是如何对员工的管理。员工是企业生产要素中的第一生产力,是企业管理中的核心。企业的兴旺发达,成功与辉煌,从一定意义上讲,关键取决于员工的整体团队的共同配合、密切协作、攻坚克难、拼博创新。因为企业的一切实践活动要靠员工来完成。如果没有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就无从谈起。30多年来改革开放的实践充分证明,我国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成为了国家经济实力增长的主要力量。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用骄人的业绩演绎了“大象快跑的故事”,提升了中国的整体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在2010年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中,有38家中国企业榜上有名。另有数据显示,在绩效指标方面,中国已有13的行业领先企业赶上或超过世界企业500强。这标志着中国企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但同时也要看到,时下改革进入“深水区”,发展进入新阶段,企业在管理方面凸显的一系列问题正在不断迸发。比如,管理粗放,忽视对员工的人性化管理;利益分配不公,企业效率低;激励机制不尽完善、合理;企业腐败等问题。只有不断深化企业管理体制改革,以改革的精神,破解管理中的难题,才能有效实现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良性互动,再创企业发展辉煌。二、创新企业管理理念企业管理说到底,关键是对人的管理。人是企业各项管理中最基本、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不仅是企业管理的主体,而且也是企业活动的实践者。员工智慧作用的发挥,是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在企业各管理要素中,居于核心地位。因此,管理者要不断地创新管理理念,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出发,以全新的姿态、方式、方法,感染和引导员工紧紧围绕企业目标的实现,而不懈的努力奋斗,形成统一的思想,达成良性互动的行为准则,确保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运用多元、多格局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当前,很多企业管理者,仍是在“把人当做物”来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必然是对人才的一种浪费,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一大损失。只要对员工管理得当、科学,就会不断地创造人间奇迹,这是人类发展反复所证明了的一条真理,他不仅会成倍地提高效率,而且也会为企业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因此,企业管理者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人、理解人、尊重人,要善解人意,要由传统的管理模式向现代管理方法转变,矫正自己的管理行为。其实“人”才是一切改善的根本。在本世纪初,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就开始将精益管理进一步深化,从对造物的精益,进一步转向造人的精益。这就是“人性化”的管理。要让员工深刻而切身感悟到企业工作的温馨,真正找到自己在企业的生存价值与作用。彼得·圣吉的中国伙伴张成林阐释道:“要更多地让员工反思
管理是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