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研组如何开展“三备两磨”“三备两磨”教研模式 一、制定计划:确定研讨问题,制定计划; 二、一次备课:基于个人经验,独立裸备; 三、一次打磨:集体研讨,协同讨论备课; 四、二次备课:基于同伴互助,二次设计; 五、二次打磨:上课实践,观课议课评课; 六、三次备课:基于集体评议,三次设计; 七、总结回顾:回顾磨课全程,反思提升。 磨课活动以学校各教研组为单位进行,按照 “制定磨课计划——第一次备课——备课研讨——第二次备课——上课、观课、议课——第三次备课——总结反思”的“七步骤”教研模式进行,努力构建符合学校实际并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 课例打磨主要是不是上好一节课? 虽然课例打磨是围绕着上好一节课进行,但课例打磨的重点并不单纯是为了上好一节课。评价一个研修组课例打磨是不是做好了,主要有几个标准: ——研修组的成员是不是人人积极主动地参与了磨课。具体地说,是不是每一位成员都对教学设计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是不是都采用比较科学的方法观课,对课堂教学进行了实事求是的评价;执教老师和其他成员是不是对整个课例打磨过程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反思。 ——三个教学设计是不是一个比一个有进步,并且这些变化是符合课程改革的方向、更加切合学生实际的。 ——通过课例打磨,研修组成员在教学理念上是否有提升,在教学行为上是否有变化。 把一节课上好固然是核心环节,但上课很像拍电影,是一种“遗憾的艺术”,回头看总会发现有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不可能上出“完美无缺”的课,但如果能把课的优点、缺点、改进方向、修改意见说透,就是对课最好的弥补。教学研讨活动“三备两磨”好理解,就是首先确定一个研究的点(问题),由此制定研究计划,一个老师根据研究的“点”备好一堂课,大家研讨该教案,也就是第一次的打磨、修改,帮助主备老师改进教学设计。随后,主备老师根据大家的意见进行二次备课,并提供真实的课堂供大家观察。本组的成员们根据不同的观察点设计观察量表对实际课堂进行观察记录,对数据加以分析,谓之第二次打磨。随后,主备老师再根据二次打磨中大家研讨的情况及建议进行第三次备课、修改和完善。
英语三备两磨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