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课件(PPT·精选).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泸州非物质文化 遗产——分水油纸伞
6月14日,是我国的“文化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
目前,泸州市已拥有四个国家级“非遗”项目,其中包括:江阳区分水油纸伞制作工艺、古蔺郎酒酿制技艺、泸州老窖传统酿制技艺和雨坛彩龙。
이문서는나눔글꼴로작성되었습니다. 설치하기
목차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奇葩的“前世今生”

分水油纸伞:中国桐油纸伞最后的守望者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岁月里,油纸伞伴着江南的杏花烟雨,浪漫了无数的风花雪月,装点了许多年轻的美梦。 然而,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油纸伞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油纸伞生产企业纷纷关门停产。目前,国内油纸伞厂仅存泸州分水油纸伞厂。泸州分水油纸伞因此被专家誉为“中国民间伞艺的活化石”,也是我国油纸伞行业中唯一的国家级非物质性文化遗产。
3-1
分水油纸伞厂距泸州城区35公里,地处云、贵、川、渝结合部,是茶马古道、古盐道必经之路。据清光绪八年壬午(1882年)《泸县志~卷第三》载:泸州油纸伞起源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城厢业此者二十余家……而以分水岭所制为佳。”分水油纸伞从诞生那天起就赢得好口碑,可谓久负盛名。
7 / 12
油纸伞的发展
8 / 12
初始生产的油纸伞为单一红纸伞,逐步发展到手工绘画伞,至十九世纪中叶有了石印制板套色印花的花伞。油纸伞的品种也由开始的直径一尺六寸,逐步发展到直径八寸的20余个品种的系列产品。1993年诞生了直径12米的“中国伞王”,安放在泸州八大景之一“方山雪霁”的方山。油纸伞的功能也由单一的遮阳蔽雨发展为具有观赏装饰、历史人文、民俗文化价值。
要经过90多道工序,才能做出如此精美的伞
9 / 12
油纸伞的
分水油纸伞采用楠竹、水竹、岩桐木、桐油、皮纸等材料制成,成品伞由伞托、伞骨、伞把构成,每把伞36根伞骨,均以楠竹为原料,辅以皮纸、桐油。一把油纸伞,要经过锯托、穿纹、网边、糊纸、扎工、幌油、箍烤等90多道工序,最后达到反复撑收3000次不损坏、清水浸泡24小时不脱骨、伞顶5级风中行走不变形的效果。

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课件(PPT·精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idoc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