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学大纲
课程说明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最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
开设本课程,主要是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系统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为将来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
通过课程教学,使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能够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继承与借鉴、基本范畴;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过程和规律、地位与作用、环境、对象、目标、内容、原理、方法、评估、队伍建设、领导等内容,并能结合实际比较熟悉地运用这些原理解决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问题。
本大纲适用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学生使用。
学时:72个学时
第一章绪论
教学要求:
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基本范畴和学科特点。
熟悉: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意义和方法。
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概念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
(一)个人与社会
(二)思想和行为
(三)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
(四)内化与外化
(五)教育与管理
四、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特点
(一)阶级性
(二)实践性
(三)综合性
五、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体系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理论
(二)思想政治教育史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理论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理论
第二节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学科建设进程
(一)全面探索阶段(1978年至1984年)
(二)学科系统建设阶段(1984年至今)
二、学科建设经验与发展展望
第三节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与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关系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与西方行为学科的关系
第四节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意义
(一)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有利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
(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进行
(三)学习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观察法
(三)实验法
(四)社会调查法
(五)总结经验法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有哪些主要特点?
2、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有哪些?
3、思想政治教育学与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学科有怎样的联系和区别?
4、在新时期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有什么意义?应采取哪些方法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
5、西方行为科学中的主要理论有哪些?
阅读书目:
1、张耀灿、陈万柏主编: 《思想政治教育学概论》第1章,湖北科技出版社,1995年版。
2、陆庆壬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1章,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3、戴耀荣编著:《思想政治工作学比较研究讲授提纲》第1部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4、张耀灿主编:《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主要范畴》,刊《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社会主义实践》,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教学要求
掌握:灌输社会主义意识的理论、人的全面发展力量、人的本质理论。
熟悉: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其它直接理论依据。
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
理论基础
一、要用完整准确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学科建设
二、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来指导学科建设
第二节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直接理论依据
一、关于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和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理论
二、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辨证关系的原理
三、关于政治与经济辨证关系的原理
四、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
五、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
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七、关于灌输社会主义意识的理论
八、关于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
九、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
十、关于党的建设理论
复习思考题:
1、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完整准确的科学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2、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直接理论依据主要有哪些?
3、试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
4、试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和个人全面发展的学说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
5、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意识不可能在工人运动中自发产生?怎样正确理解和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灌输论?
阅读书目:
1、刘德华等主编:《马克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学大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