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一体化面临的问题主要是以下三个:第一,全球竞争力还不够;第二,发展不平衡;第三,生态环境质量严重下降。至于如何解决,要把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定位搞清楚,可概括为“一圈一极一体两区”。以下为杨开忠发言实录: 杨开忠教授写过《区域化规划与边界》,提出“规划有边界一体化没有边界”,另外杨教授是国家紧急重大课题“京津冀一体化原因对策”重大课题项目的主持人,他曾在康奈尔大学跟随世界顶尖的规划方面的专家进修过一年。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按照我们自己的理解,改革开放以后中央有过三次行动。第一次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标志性事件两个:第一是北京和天津城市职能定位协同调整,北京不再提出“经济中心”,天津逐步确立北方“经济中心”的定位;第二是当时国家计委组织的京津唐国土整治规划。由于各种原因,这个规划没有公开发行,但是规划对于处理京津唐一些区域性问题确实起到了实质性指导作用。第二次是在十一五规划期间,当时国家发改委组织了一个京津冀都市圈规划。第三次2月26日在北京的讲话掀起了新一轮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潮,这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第一次由国家元首提出来,并把它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为什么要把‘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回答的很清楚,就是四个需要。第一,面向未来打造首都圈的需要。随着北京“大城市病”日益突出,2000年左右以来出现了“迁都”抑或“展都”的争论强调,坚持和加强北京首都核心功能,调整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面向未来打造首都圈。第二,优化城镇布局和形态的需要。我们国家城镇化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以城市圈为主体形态,京津冀城市群是国家规划建设的三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打造高效、包容、可持续的城市布局和形态,是提升城市群国际竞争力、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的关键问题。第三,探索生态文明之路的需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取得了巨大进步。然而,由于片面追求GDP,我们的生态严重破坏、环境污染严重,雾霾等环境问题严重威胁到大家的生命健康。为应对这种形势,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京津冀地区一方面有全国生态效率最高的北京,另一方面又是全国生态环境问题、尤其是雾霾和水资源短缺最严重的。但这些问题,几乎都是跨行政区,需要京津冀之间协同推进。第四,促进环渤海地区发展、带动北方腹地发展的需要。我们国家不仅仅有东西差异,而且南北差异也在扩大。从2004年开始,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使得中西部发展迅速,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然而,北方地区仍然滞后于男方发展,南北差距继续扩大。在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全国空间优化布局的背景下,怎么能够加快中国北方地区的发展,事关我们国家的发展大计。大家知道,北方地区人心稳定、社会稳定是全国稳定和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地缘基础。京津冀一体化面临的问题,主要是以下三个: 第一,全球竞争力还不够。在全球分工体系里面,我们仍然处在中低端环节,亟待提升。第二,发展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双重“三个世界”。从空间来说,北京、天津、河北唐山人均GDP都已经超过世界银行高收入国家和地区的门槛标准,进入到高收入地区行列,这是第一世界。第三世界即河北的国家级贫困县、省级贫困县有80多个。第二世界,介于两者之间的河北大部分地区。这是第一重三个世界。第二重三个世界,第一世界就是有北京户口的
京津冀一体化面临着三大问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