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转播学院08广告班姓名:黄仕勇学号:02黄家大院考察报考中国悠久的古代文化和中国特色的古代文化,源远流长,给与我们今天丰厚的物质文化以其精神文化。经过对《中国文化概论》这门课程的学习,在老师的的带领下,我们学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特别是优秀的古代文化,使我们获得很多知识和智慧。我们受益匪浅。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的奥妙是我们所不能一一道来的,也不能穷极所有地去领会。但我们乐意地去学习,去理解,去领悟其中的智慧。为了进一步学习和更直观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并感受到这些内涵,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去到了黄家大院。其中老师对我没做了很详细的讲解。黄家大院建于清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是目前市区古民居中保存最完整的清代民居建筑。黄家大院为黄氏家族民居,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是南宁市清朝建筑物中目前保存得最好、最完整的一处民宅群落,2001年被列为南宁市文物保护单位。占地约3300平方米,有4排9进3廊大小共108间房——后来因修路拆除了一部分。此外,大院还有神厅、花厅、道厅、厨房等。黄家大院体现了当时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独特的民族建筑风格,体现了沿袭几千年的“大一统,小家庭”的传统儒家思想。黄家大院位于南宁市中尧南路东三里88号,建筑采用硬山式的建筑样式,使得高墙耸立,坚固无比。墙高三丈有余,陵花窗和探望口都筑得很高。这种建筑,不仅使房屋有防盗、防攻、隐蔽性好的特点,也使房屋显得威严气派,高雅端庄。是典型的清代南方民居,具有相当高的观赏、科研和历史人文价值。大院坐北偏西,朝南偏东,基本符合北半球建筑的科学朝向。大院左边是长道,右边是邕江,屋后有一个小山坡,屋前原是水塘(现已被填埋了看不清楚),这种模式正符合了风水中所说的“左青龙(陆路),右白虎(水路),前朱雀(池塘),后玄武(靠山)”的优良的居住环境。这种说法有其可取的科学价值:背后的靠山,有利于抵挡东季北来的寒风和日落西晒;坐西北朝东南,刚好东南风穿堂而过,干爽防潮,冬暖夏凉;朝阳之势,有利于光照;前有池塘,有取水、消防养殖之利,在传统观念中也有聚财之意;左边的陆路和右边的水路保证了与外界的交通便利,这大概也是黄氏先人从放牛娃奋斗成民国期间在南宁拥有40多家铺面的资本家的重要原因吧。从大院的外围看,窗户高而小,一方面有利于保护私密性,另一方面也是防御性的体现。站在大院正门,可以看到三扇门的设计,即从进正门到上面正房,需要三扇门,寓意“三门九进”,台阶分别是11级、3级、3级。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概念中,奇数属阳(奇数是阳宅,双数是阴宅)。另外,九进的构造使地势渐高,形成空气对流,有拉风的效果。大院的外墙高而严密,体现了防御性较强的特点。这是因为黄氏是外来居民,需要聚族而居来保障自身的利益。院落的整体结构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以中为贵,不偏不倚,院落以通道的中轴线平面铺开,井然有序,但规范中又有变化,如“三门”并没有排在一条直线上,而是有所错开。一方面这符合幽曲含蓄的中国传统文化性格,一如文学中的“柳暗花明又一村”,园林中的“步移景异“等;另一方面体现了中国建筑中的智慧,宅门开在一条直线上容易“漏气”,宅门错开一来不使入门之气一通到底,二来保证了各房间的私密性。进门可见各房屋均采用硬山顶砖瓦房、砖门结构。主巷道右边为廊房、厨房、左边为花厅(招待客人,只许男性进入)、逸士厅(男人休闲场所
黄家大院考察报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