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和加工对鱼粉质量的影响
不同生产厂家的鱼粉质量有所不同,有些甚至差别很大,究其原因主要是所用原料和加工方式的不同而造成的。鱼粉质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蛋白质、限制性氨基酸、维生素、钙、磷等矿物质元素的含量不同,以及脂肪、氯化钠和其他杂质的多少。优质鱼粉鱼蛋白(其他蛋白除外)含量高、品质好,赖氨酸、蛋氨酸等限制性氨基酸含量高,维生素含量丰富,钙磷比例协调、吸收利用率高,且富含未知促生长因子,而脂肪残留少、杂质少。
不同的原料和加工方式对鱼粉质量指标的具体影响综述如下:
1鱼粉原料
我国的鱼粉加工厂多分布在海鱼生产基地如大连、威海、舟山等地,因而鱼粉加工的原料以海产鱼为主。海产鱼的种类是很多的,其原料主要是没有食用价值的海生小鱼虾等(这类鱼体形小、长不大,性成熟时体重为20~60g左右)。另外,还有鱼食品加工厂中的下脚料如:鱼头、鱼刺、鱼排、鱼皮、鱼内脏等。
海生小鱼在国内大多用来加工鱼粉。海生小鱼在不同生长阶段蛋白质含量不同,一般在性成熟前年龄越小蛋白质含量越高。海生小鱼的种类不同,蛋白质含量也有差别,如棘鱼比挺鱼的蛋白质含量高。用鱼头、鱼皮、鱼内脏、鱼翅等食品下脚料加工成的鱼粉,其蛋白质和赖氨酸、蛋氨酸的含量低,且未知促生长因子含量少,促生产性能差。用鱼排加工成的鱼粉蛋白质含量高,钙、磷含量高,但其吸收利用率低,维生素相对较少,其总体质量不如海生小鱼所加工成的鱼粉。
原料的新鲜程度也影响鱼粉质量。从海里捕捞上岸的小鱼有些直接送往鱼粉加工厂进行加工,有些在岸边晾晒一段时间(一般一到两星期,长者两三个月甚至半年)制成鱼干,再用来加工鱼粉。后者是小型鱼粉加工厂的主要原料。鱼晾晒时间越长,鱼内未知促生长因子损失越大,其矿物质元素Ca、P、Fe、Cu、Zn等的吸收率也随之逐渐降低,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等也逐渐减少,脱脂率、适口性等也有所降低。
有些渔民受利益的驱使和长时间保存鱼的需要,人为地往晾晒鱼干里添加海盐,致使鱼的含盐量很高,有的竟高达15%以上,这种鱼干尽管比未加盐的鱼干外观好看、好出售,但用来加工鱼粉其质量大为降低。含盐量高蛋白质就降低,而且使鱼蛋白变性,鱼粉的吸收利用率降低且适口性也差,饲喂畜禽易造成食盐中毒。有些晾晒的鱼干人为地加入砂子、土等杂质,用此加工鱼粉其质量也明显降低(捕捞上岸小鱼一般皮肤破损所流出的黏液、脱落的鱼鳞和海水、砂子、土等掺和在一起,附着在鱼表面,不易被识破)。
2鱼粉加工
鱼粉有国产鱼粉和进口鱼粉两类。国产鱼粉有脱脂膨化鱼粉和粉粒状鱼粉,而脱脂鱼干、鱼块、粗鱼粉习惯上也视为鱼粉的范畴。
不同的鱼粉其加工方法不一样,鱼粉加工大体上分为:浸提、压榨、滚烘、蒸提、粗加工等五种。进口鱼粉采用浸提工艺,此加工方法是将捕捞的新鲜海鱼先烘干,后粗粉碎,接着在高温高压下用有机溶剂进行萃取,最后再经细粉碎而成。秘鲁、智利、厄瓜多尔等国的渔业公司生产鱼粉采用的就是此法。国产优质鱼粉多采用压榨工艺即脱脂膨化工
艺加工而成。新鲜的小海鱼经压榨工序脱去油脂,再经烘干使鱼蛋白膨化,从而生产出脱脂膨化鱼粉。滚烘法是目前国内大多鱼粉厂家采用的方法。它是由晾晒的鱼干和辅料经滚罐烘干并粉碎而成。蒸提是加工脱脂鱼干的方法,即用高压水蒸汽把鱼蒸熟再经晾晒而成。
原料和加工对鱼粉质量的影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