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班级:Z151253 姓名:阎鑫学号:Z15125333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摘要:大学生就业形势已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如何适应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确保在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是摆在大学生面前最实际和迫切的问题,也是毕业后职业生涯所面临的一切问题的起点。当前大学生最迫切的任务之一是提升自身就业能力,而如何提升自身就业能力,需要依靠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学会为人处事和提升自身适应力和抗挫折能力等诸多途径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再结合对自身就业能力的认识和分析,以及对就业形势的判断,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为职业生涯创造一个相对完美的开端。关键词:大学生;综合素质;就业形势;就业能力大学生就业之基本素质素质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后天的环境与教育作用下形成的顺利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或基础条件,是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发展方向的准备状态或心理活动潜势。它包括人的思想、知识、身体、心理品质等,素质的基本要素是知识和能力,核心是能力和价值观。对于就业而言,素质可以认为是通过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而形成的顺利从事某种职业活动和职业发展的基本品质或基础条件。从事社会上任何职业都应具备以下六个要素:服务社会。从事任何社会职业都必须树立和奉行“服务社会”的宗旨和信念,这也是职业人基本职业素质的基础;学术理解。职业人对所从事职业的学术背景、基本理论及发展趋势有所理解和把握;社会实践。实践技能的形成,除了必要的理论指导外,主要依靠经验的积累;决策技能。一般来说,人体系统或社会系统基本上都是复杂系统。复杂系统具有不确定性、非线性、协同性和非平衡性等特征,任何社会职业都有其自身独特的复杂性表现。复杂情况下的优化选择,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结合,需要有经验的积累和远见卓识的智慧,因此,决策技能是高层次的职业素质;经验学习。经验具有非线性和个性特征,经验学习不同于程序化学习,主要依靠感悟乃至顿悟;团队精神。一般的职业均有自己的职业团体,豁达的态度和合作的能力是职业人必备的,职业人应当融入自己的团队,以团队的规范指导自己的职业行为,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上述六要素是拥有良好就业能力者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大学生应从就业目标的角度出发,检视自我,弥补不足,完善自我‘大学生就业之形势分析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当前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并引起了政府、社会各界、高校以及学生和家长的普遍关注。就我所知,当今的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如下::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749万人,比2014年的727万多22万人,加上往届未实现就业的学生,就业形势相当严峻。200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只有107万人,2001和2002年分别为114万和145万人。2003年,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200万人(达到212万人),之后平均每年都要增长五六十万人,2009年首次突破600万人(达到611万人),今年预计则增至765万人。;大学生能力和培养方向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明显差异;高校专业设置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对实验设备等硬件条件要求不高的专业,高校开设超额,而对于一些“热门专业”,不少学校是没有条件也要开设。信息不对称导致“人不知其位,位不得其人”
大学生就业指导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