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区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建设实施方案通州区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管理办公室2008年12月30日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管理工作的意见》(中发[2006]4号)精神,根据市教委《关于建设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实施方案》,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不断深化为契机,坚持“合理调整、资源共享、有效利用、共同提高”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统筹协调职能,有效整合利用社会资源,依托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积极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为学生参加校外、课外教育活动、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和学科教学实践活动创造良好条件,促进课堂教学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二、,保证社会大课堂工作的逐步推进与落实。“有意愿、有条件、有基础”的原则,在推出首批21家资源单位的基础上,继续开发整合通州区的人文历史地理资源、教育系统内部资源、社会公益性文化场所资源、社区建设服务资源、农业科技园区资源,使通州区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达到50家以上,逐步形成以区域内为主、区域外为辅的市、区两级资源单位格局,全面服务于全区中小学生。、完善通州区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信息网络平台和学生活动信息管理平台。,丰富活动内容,保证活动质量,使社会大课堂真正成为广大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积极开展多种内容和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逐步形成通州区社会大课堂活动特色。三、实施内容与要求(一)加强宣传,树立典型,积极营造有利于“社会大课堂”建设的环境氛围。教育行政部门、研修部门要加强对大课堂建设的宣传力度,定期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学习活动。各基层学校要组织干部、教师认真学习《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建设方案》,用好宣传手册,制定好学校大课堂课程表,让学校真正用起大课堂、学生真正走进大课堂。社会大课堂建设办公室将及时总结经验、发现典型,定期举办全区的展示、交流与研讨活动。(二)拓宽育人途径、推进教育创新在社会大课堂的开发建设中,要努力打造一支高质量的教师辅导员队伍,加强科研引领、跟进培训,提高教师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能力;引导教师充分利用社会大课堂这一平台和载体,指导广大中小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丰富学识、增强能力、学会探究,努力发挥社会大课堂在课程改革创新、实践育人模式、学校与社会教育相结合中的作用,探索创新教育的新模式、新途径、新方法。(三)寻求结合点,努力为学科教学提供实践的平台社会大课堂建设在创设社会实践活动新模式的同时,要利用区域丰富的资源优势,立足课程改革,充分发挥区内、区外资源优势,组织开展多种内容和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传统课外、校外活动各学校要充分利用好多种教育资源,与社区组织、社会机构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在保证学生安全的情况下,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校外活动,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开展社会实
通州区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建设实施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