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太后下嫁”之谜.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太后下嫁”之谜-历史论文“太后下嫁”之谜 文/图赵爽苏生文清顺治初年,远在江南抗清的张煌言(号苍水,1620-1664年)写了一酋名为《建夷宫词》的诗,里面有这样的诗句:“上寿觞为合卺樽,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大意是:慈宁宫成了太后大婚的新房,礼部尚书制订了隆重的大婚典礼。典礼非常隆重,到慈宁宫敬酒祝贺的人非常之多,把门槛都给踩烂了。诗文所记,即是清初著名的历史谜案之一“太后下嫁”一一皇太极遗孀孝庄太后“下嫁”给小叔子多尔衮。当时南方的抗清势力还在与清军鏖战,如果说这首诗有可能是张苍水出于反清需要故意“炒作”的,那么顺治五年(1648年)十一月清廷自己发布的一份诏书,却似把诗的内容坐实了一一诏书宣布,将多尔衮的称号由原来的“皇叔父摄政王”进封为“皇父摄政王”。这一称号的变化颇耐人寻味。虽然之前多尔衮的称号也变过,由“叔父摄政王”改为“皇叔父摄政王”,但由“皇叔父”到“皇父”,性质就完全不同了:多尔衮是顺治帝的叔父,称“皇叔父”很正常,而“皇父”呢?一一如果不是父亲,如何能称“皇父”?除非多尔衮已经成了顺治帝的“父亲”(继父),也就是说,顺治帝的生母孝庄太后“下嫁”给了多尔衮。关于“太后下嫁”之说还有一些旁证。比如顺治帝在多尔衮死后不久就开始大规模的“报复行动”,包括遣责其罪,削其爵号,撤其庙享,黜其宗室,籍其财产,没其府第,毁其陵墓,在列举的多尔衮几大罪状中,就有“亲到皇宫内院”一条。多尔衮“亲到皇宫内院”,虽未必确指他已与太后成婚,但很容易让人猜测,二人之间或有暖昧关系或同居关系。而顺治帝的报复行动本身也透露出一些信息一一多尔衮对福临既有“拥立”之功,又是清军入关的第一功臣,假如没有类似“哈姆雷特式”的仇恨,为什么要报复得如此决绝呢?此外,还有一个疑似证据一一孝庄太后死后并没有回到关外与丈夫皇太极合葬,反而葬在了河北遵化清东陵的风水墙外。传说这是因为孝庄太后觉得自己下嫁给多尔衮,无颜到地下去见皇太极,所以才遗命不与皇太极合葬,而“罚”自己为子孙后代看守“东陵”。诸多说法和“证据”,使得“太后下嫁”成了清史上著名的谜案之一。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青梅竹马,还是权色交易在一些文学和影视作品中,“太后下嫁”谜案中的两位当事人被描述成一对“青梅竹马”的恋人,后来阴差阳错成了叔嫂,但彼此之间仍保持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为后来的“太后下嫁”埋下了伏笔。“青梅竹马”之说大概起因于二人年龄相仿:爱新觉罗·多尔衮,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生于1612年;孝庄太后,蒙古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生于1613年,两人只相差一岁。不过除了年龄,其他能造就“青梅竹马”的条件却并不充足,比如距离一一他们的出生地,满洲的赫图阿拉和蒙古的科尔沁相距很是遥远。也有人这样解释:当年多尔衮陪同皇太极去科尔沁娶亲时有机会见到年幼的孝庄。此说也靠不住。皇太极迎娶的第一位科尔沁姑娘是孝庄的姑姑,时间是1614年,这一年多尔衮2岁,孝庄1岁,一两岁的幼儿见面,怎么可能发生“青梅竹马”的恋情呢?何况,史书记载,皇太极并没有亲自到科尔沁去迎亲,仅仅是出赫图阿拉城三百里迎亲而已。可见,多尔衮和孝庄曾相恋于科尔沁的说法也完全不成立。“青梅竹马”之说靠不住,那么天命十年(1625年),年仅13岁的孝庄嫁给皇太极后,她和多尔衮之间有可能相识相恋吗?推测起来,二人发生暖昧

“太后下嫁”之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一花一世
  • 文件大小158 KB
  • 时间2019-05-0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