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常见器官功能衰竭
一、名词解释题
1. 心力衰竭 2. 心脏紧张源性扩张
3. 端坐呼吸 4. 心性哮喘
5. 呼吸衰竭 6. 静脉血掺杂
7. 死腔样通气 8. 肺性脑病
9. 潮式呼吸 10. 肝性脑病
11. 假性神经递质 12. 肝性肾功能衰竭
13. 肾功能衰竭 14. 氮质血症
15. 等渗尿 16. 尿毒症
17. 尿毒症毒素 18.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二、填空题
1. 按心力衰竭发生部位分类有、和;按其发生速度分类有和。
2. 按心力衰竭时心输出量多少,心瓣膜病、高血压病所致的心力衰竭属心力衰竭;甲亢、严重贫血所致的心力衰竭属心力衰竭。
3. 心力衰竭发生前心脏代偿反应表现为、和。
4. 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是、和。
5. 心肌收缩性减弱的主要机制是、和。
6. 心力衰竭时心脏泵血功能降低,表现为心力贮备;心输出量;射血分数。
(CVP)反映的压力,右心衰竭时CVP 。
8. 左心衰竭时可导致循环淤血,主要临床表现是;右心衰竭时可导致循环淤血,主要临床表现是。
9. 左心衰竭时可出现、和三种表现形式呼吸困难。
10. Ⅰ型呼吸衰竭PaO2低于 mmHg;Ⅱ型呼吸衰竭PaO2低于 mmHg,PaCO2高于 mmHg。
11. 呼吸衰竭的发生机制是由于功能障碍和功能障碍。
12. 限制性通气不足常见原因有、和。
13. 中央气道胸外段阻塞,吸气时气道阻塞,呼气时气道阻塞,故患者表现为性呼吸困难。
14. 中央气道胸内段阻塞,吸气时气道阻塞,呼气时气道阻塞,故患者表现为性呼吸困难。
15. 很多因素可影响气道阻力,其中最主要的是。
16. 胸廓和肺扩张的难易程度通常以表示,它是的倒数。
17. 弥散障碍主要由于或而引起的气体交换障碍。
18. CO2弥散速度比O2大倍,因此,弥散障碍引起的呼衰患者通常只有
降低,没有升高。
19. 正常人肺泡通气/血流比值为,功能性分流时二者比值,死腔样通气时二者比值。
20. ARDS患者通常属于型呼吸衰竭,但严重通气障碍者,也可发生型呼吸衰竭。
21. Ⅰ型呼吸衰竭患者氧疗时可吸入浓度的氧,而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氧疗时应、
持续给氧。
22. 肝性脑病按发生原因可分为和;按发生速度分为和。
23. 解释肝性脑病发病机制的主要学说有、、和。
24. 肝性脑病时血氨升高的主要原因是、。
25. 血氨升高引起肝性脑病的机制为、和。
26. 引起肝性脑病的假性神经递质主要是指和。
27. 假性神经递质的与正常神经递质相似,但其远较正常神经递质为弱。
28. 肝性脑病患者血浆中氨基酸比值异常,表现在减少,而增加。
29.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包括、和。
30. 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按其发展过程分为、和。
31. 少尿是指每24小时尿量少于 ml,无尿是指每24小时尿量少于 ml。
32. 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患者最危险的并发症是,因其可引起。
33. 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其多尿的机制有、和。
34. 慢性肾功能衰竭者尿量变化特点是从、发展为。
35. 慢性肾功能衰竭早期,由于肾小管浓缩功能下降,可出现尿,尿相对密度,晚期因肾小管浓缩、稀释功能均降低,则出现尿。
36.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钙、磷代谢障碍表现为和。
37. 慢性肾功能衰竭出现高血压的机制与、及有关。
38. 慢性肾功能衰竭出现贫血的机制与、、、和有关。
39.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病因一般可归纳和两类;根据其发病特点可分为和两型。
40.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如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则可发展为。
三、选择题
(一)A型题
1. 下列哪一项符合心力衰竭的概念?
A. 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
B. 心肌舒张障碍,心室顺应性降低
C. 心泵功能障碍,心输出量减少,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
D. 心肌供能不足,收缩性减弱,不能满足心肌代谢需要
E.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泵功能障碍
2.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指
A. 容量负荷过重所致的急性心力衰竭 B. 压力负荷过重所致的急性心力衰竭
C. 伴有静脉系统淤血的慢性心力衰竭 D. 伴有动脉系统缺血的慢性心力衰竭
E. 慢性肺淤血引起的右心衰竭
3. 关于高输出量性心力衰竭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心输出量较心力衰竭前有所降低 B. 心输出量可稍高于正常水平
C. 心输出量可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 D. 主要原因是高动力循环状态
E. 常见于严重贫血. 甲亢等疾病
4. 下列哪种情况可导致低输出量性心力衰竭?
A. 甲亢 B. 心肌炎 D. 动-静脉瘘 E. 维生素B1缺乏 C. 严重贫血
5. 下
第十一章 常见器官功能衰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