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大球蚧田间发生规律的研究-农学论文枣大球蚧田间发生规律的研究 张萍,薛根生,孙志红,王岩,陈连芳,王伟(兵团第二师农业科学研究所,新疆库尔勒841005)收稿日期:2015—11—02*基金项目:新疆兵团第二师科技计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3NYGG09。摘要:通过普查,全面掌握二师各垦区枣大球蚧的发生与危害程度。田间定点调查结合室内外观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树种间的差异和早春萌动期的不同,直接影响枣大球蚧种群生育进程的快慢及越冬死亡率的高低;管理水平和水肥投入则直接影响越冬若虫个体的大小;4月中下旬喷施化学农药次数多,会导致雌蚧产卵率和寄生蜂寄生率明显降低。关键词:枣大球蚧;发育进程;越冬死亡率;越冬若虫;寄生蜂枣大球蚧食性复杂,寄主植物广泛,在新疆地区主要危害红枣、巴旦杏、核桃、槐树、榆树等树种。南疆环塔里木盆地区域干旱少雨、昼夜温差大适宜其繁殖;冬季温暖,越冬死亡率低,使其成为枣大球蚧高度发生地区。近几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退耕还林、生态建设步伐的推进,南疆地区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产业,加强生态建设及小城镇绿化工作。据新疆统计年鉴,,其中,红枣种植面积增幅最大,已达到45万hm2。然而,随着经济林、生态林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枣大球蚧常常大面积发生,造成果品大幅度减产,绿化、生态林树木枝条布满介壳、枯死,严重影响城镇绿化和生态建设[1,2]。二师农业科学研究所2013—2015年通过广泛田间调查和研究,研究了二师各垦区枣大球蚧的发生程度与田间发生规律,为枣大球蚧的研究及有效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1)二十九团境内的农科所枣园,树龄在12年左右,管理粗放,枣大球蚧发生量大。(2)二十九团老团部枣大球蚧发生量较大,为树龄在15年的黄榆和白榆以及树龄为3~5年的紫穗槐。%高效氯氟氰菊酯EC,由郑州万安特农化产品有限公司生产;10%啶虫脒EC,由河北欣田生化工程有限公司生产。-2。~4个团场的主要绿化树、防护林和果树,对枣大球蚧发生情况、危害程度进行调查。,随机选取8棵枣树为固定调查株,每5~10d调查1次,每株树选择3~5个固定点块,调查枣大球蚧生长发育进程、卵块、若虫及成虫各虫态虫口数量等。,选择二十九团境内枣大球蚧发生较重的紫穗槐、黄榆和枣树,以肉眼可辨雌雄个体发育为调查时间,调查枣大球蚧存活量和死亡个体数量,计算越冬死亡率。,选择二十九团老团部绿化林(粗放管理)、榆树(常年不施肥)、生态林(水肥相对充足)和枣园周围防护林榆树,分别采集枝条上的越冬若虫各30~50头,比较枣大球蚧越冬若虫个体大小,并进行室内测定。,采用通常喷药1次与喷药2次(间隔7d)进行比较分析,调查雌蚧的产卵情况、空壳率等缘蚧金小蜂和蓝绿球蚧跳小蜂寄生情况。
枣大球蚧田间发生规律的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