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读《失去灵魂的卓越》有感2000字.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读《失去灵魂的卓越》有感2000字教务处于美军《失去灵魂的卓越》,当我第一次从微信圈里一位省外大学老师给我推荐的这本书后,便再也无法忘记它。然后我就上网购了这本书,假期期间反复了品读了两遍,感触颇深。这本书的作者是哈佛大学的哈佛学院前任院长哈瑞·刘易斯,”失去灵魂的卓越”便是他用来评价哈佛大学的。哈佛的卓越人所共知,但刘易斯认为:如今这所大学的办学思想中已经找不到社会责任感的存在,而古老的通识教育理想也已经有名无实,哈佛教育不再致力于解放人的思想和精神,而是重视市场名利。它所培养的学生,尽管成绩优异,毕业后也可成为商界、政界名流,但却找不到责任感、价值观的灵魂。书中列举了哈佛现在面临的种种问题,表明哈佛在某种程度上背离了它的办学目的。1605年给哈佛的大学特许状言明要”发展优秀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成果”、”创造知识,教育年轻人,让他们掌握必须掌握的知识,为他们指明正确的生活道路”.但是作者并没有自豪的告诉我们,他们的确达到了这些目标。相反,他说建校的头200年并未创造新的知识,而只是为教会培养了新一批牧师。而哈佛也陷入了”培养学生---学生成为老师---培养学生”的循环里,体制逐渐走向封闭。人才培养,难在何处?——中国人口众多,但是大师却少之又少,曾经的大师级人物难以涌现,整个上层世界似乎都在靠老一辈的人物支撑。目前中国的人才培养为何如此之难呢?也许我们可以在哈佛学院前院长哈瑞·刘易斯所著书——《失去灵魂的卓越》中找到一些端倪。哈佛无疑是“卓越”的,作为闻名遐迩的世界名校之一,它长居世界名校排行榜前十名,每年都吸引着大批优秀的学生前往求学。但是,这所谓的”卓越”只有在拥有灵魂之后才得以成为真正的卓越,而这灵魂便是教育的宗旨。那么,教育的宗旨是什么?以刘易斯的话说,”本科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帮助十几岁的人成长为二十几岁的人”.这个”成长”,包括了学生良好人格的养成、学识智慧的获得、未来方向的探索、对自我及生活意义的认识以及目标和责任感的形成等等。教育的宗旨是培养人,将学生培养成一个真正的成年人,让他们拥有更多历经时间打磨之后仍能留下来的东西。但是作为卓越大学之一的哈佛却在自身的发展中渐渐失去自己的灵魂,渐渐忘记大学的使命。学生到大学来的目的,是为了谋求一份工作?学习一些知识?混过大学时光?为社会服务?学生在大学里到底希望得到什么?类似的问题我们还可以问出很多,教育改革与初衷有违,本应是为适应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改革,最终却成为尽可能满足学生和教授要求的工具;我们当前大学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标准却是分数制,分数制度的确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起到促进学习、锻炼、公益、社会活动的作用。但是在一些情况下,学术研究和分数就会起到矛盾的冲突。作为一种教育手段的评分制度,变得因人而异,甚至出现”分数贬值”的现象;学校作为大学生的培养环境,也未能有效地承担起它所应有的责任,校园案件难以得到妥善解决。虽然人才不一定是在学校中成就的,但学校肯定是其成才过程中尤为重要的一环。这些问题在中国的高校中或许表现的更为突出。中国的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必经之地,优秀的教学环境无疑会更方便老师的教学,更方便学生的成长。而在中国,硬件上,一些学校因为资金短缺而无法提供好的硬件环境,这无疑为教学以及科研带来巨大的困难。试想,一个学习物理专业的学生没有机会去进行大量的实验,他怎样真正地把知识应用于

读《失去灵魂的卓越》有感2000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rita291961
  • 文件大小27 KB
  • 时间2019-05-0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