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家道德教育思想对公民的启示.docx一、孔子以仁为主的道德教育思想体系一爱人———仁的基本含义爱人二字体现了孔子以仁为核心的道德教育的基本含义和本质内容,也是孔子基于对上古时代对于仁思想的总结和发展。 1爱亲人。孔子认为仁的伦理基础是爱亲。仁爱表现在家庭关系中就是爱父母、爱兄弟、守孝悌,也是仁的最低道德基础。孔子在责备弟子宰予主张守丧期一年为好时,说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孝的基本含义,是孝顺父母,表现出子女对父母的爱;悌的基本内涵是友爱兄弟,其表现了兄弟间的爱,所以孝、悌是爱人的起点。由此可见,孔子是把孝悌作为仁的最起码的要求来评判的。 2爱众人。孔子又将仁推广为爱人。当樊迟问仁时,孔子即回答爱人《论语•颜渊》。后来孟子把这一思想概括为仁者爱人《孟子•离娄下》。《吕氏春秋•爱类》篇中的一段话也表达了这个意思仁也者,仁乎其类者也。要使人们做到仁,就要要求人们从亲亲之爱出发,推己及人,把爱人推及全体社会成员,即所谓泛爱众,而亲仁。《礼记•礼运》篇也要求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这就意味着遵循仁的道德原则,就不能只教育人们爱自己的亲人,还必须用博大的胸怀去对待众人。 3行仁德。孔子还教育人们要仁德于天下。《论语•阳货》中记载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这里的仁指恭、宽、信、敏、惠五种品行。恭,是对他人的恭敬、礼让;宽,是对他人的宽厚、宽恕、宽容;信,是对他人诚实不欺;敏是为社会办事敏捷、有成效;惠,是能给他人以实际利益、恩惠。孔子认为,能够做到恭敬、宽厚、信实、勤敏、恩惠五种品行,就可以说是仁了。不难看出,它们都从不同角度体现了对他人的爱,因而同仁德相贯通,体现了利他精神。二忠恕思想孔子要求人们实行忠、恕之道。《论语•里仁》篇记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何为忠?何为恕?宋朝理学家朱熹揭示了忠恕之道的实质,说尽己之谓忠,推己及人谓恕。忠即为尽己,忠的具体要求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恕谓推己及人,恕的具体要求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即要求人们一定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从以上解释可得出,孔子的忠恕之道实质上是一种行仁的方法。忠恕作为理想人格的重要素质之一,要求人们为人处世要忠诚老实,光明磊落,在工作中要尽职尽责,忠于职守,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同时还应做到严以责己,宽以待人,具有舍己为人的精神。三仁礼统一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他认为没有仁就根本谈不上礼。孔子的礼和仁是互相联系而又互相区别的。礼是仁的外在表现,是评价一个人是否仁的客观标准,所以说克己复礼为仁《论语•子路》;仁是礼的内在本质,是一种内心修养,没有内在的仁就算不得真正的礼,所以说人而不仁,如礼何?据《论语》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克己即胜己,是以一定的道德规范去克制自己不正当的感情欲念,战胜自己不符合仁的意志和行为。复礼是符合于礼,或归于礼,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克己复礼的过程就是把仁这个人伦道德秩序纳入礼这个宗法等级秩序的过程,即把社会秩序道德化的过程。四仁义相关孔子认为处理义利关系的原则是见利思义《论语•宪问》,义以为上《论语•阳货》。义,就是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论语•微子》,即君子所应当履行的道德义务。利,指功利,个人私欲私利,如富贵利禄。义利关系就是道德义务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孔子认为应把义放在第一位,而个人利益是第二位的。个体应该服从群体,个人必须服从家庭、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气节,都源于孔子以仁为主的道德教育思想体系。二、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的特点一道德教育位于核心地位重视道德教育是孔子教育的显著特点,孔子坚持道德教育的重要地位,将道德置于教育的首要位置。孔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即在躬行道德规范之后,仍有余力,再学习文化知识。显然,孔子把道德教育置于首位,主张道德教育先行,注意道德修养。他要求子夏说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由此可见,孔子注重个人品行,重视个体的修身养性以及培养正确的名利观,高度重视道德教育。二充分肯定主体的自觉性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即凭借主体的自觉性,去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不靠外求。孔子还提倡为学由己,为己之学,反对为人之学,注重从主体的道德自觉提高自己为己,而非把学问当成诸如做给别人看看而已为人。孔子提倡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内省不疚《论语•颜渊》,为仁由己《论语•颜渊》等,则充分肯定了主体的自觉性。三注重学、思、行相联系
思想家道德教育思想对公民的启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