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县崇西中学信息化应用实施方案(讨论稿)一、指导思想根据沪教委基[2008]54号文件及《崇明县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推进实施方案(讨论稿)》要求,为全面提升我校教育信息应用水平,切实提高教师运用网络和信息技术的频率和能力,丰富教师生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影响学生信息化技术运用能力,使信息化环境建设成为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组成部分,创建教育现代化的新型农村学校。二、学校现状分析及主要解决问题硬件建设方面:现代化教育硬件配置逐步完善,现有多功能专用教室1间、计算机网络教室2间,普通教室16间(每间教室配有1台连网计算机和投影仪、数字实物展台),另配有教师和学生电子阅览室各1间,教师一人一机,办公室能直接上网;在校学生中2%家中拥有电脑,%。另外,学校备有数码摄(照)像机,刻录机,扫描仪等,为学校信息化处理各类资料及音像数据库的建立提供了必备条件。但学校电脑配置都在5年以上,部分电脑已经有七年,设备配置的滞后在网络畅通,正常运用等方面受到了影响,需更新换代。软件设施方面:学校建有校园主页及部分专题网页。学校安装了文件管理、信息发布等模块,校园办公系统不够齐全,需要继续完善和开发。数字资源应用情况教育资源方面学校已有投入,购买部分教学光盘资源。但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能力不高,运用教育教学信息意识不强。现有的资源少,对校外的资源的搜集和使用少,教师之间教育资源的交流与共享较少,并且使用率较低。对此学校教育资源的类型要摆脱单一化,向多样性、实用性过渡,这样才会改变和日常教育教学脱节,使用率低的窘境。学生信息化应用由于学校处于农村地区,%。因为地处农村学校,家庭电脑的拥有率和上网率都偏低,不过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推进,和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实验的实施,家长的信息化意识也会随着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而提高。师资水平学校共有教师80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3人,中学一级教师人,绝大部分教师都是青年教师。学校大多数教师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会熟练应用教学媒体,自主上网查找教育教学相关资料,制作简单的教学课件等;大部分教师都已经在自己的教学中尝试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活动。缺乏专业团队的支撑,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后续发展持续力不够,在信息化在教育教学上应用方面的课题研究也很少。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亟待提高。主要解决问题根据上述分析,初步制定学校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明确信息化运用的目的,营造信息化运用氛围,提升教师运用信息化的理念。(2)、制定完善学校信息化管理制度,形成长效机制。(3)、完善学校校园网建设,建设学校信息化运用平台。建立相应的推广应用机制。(4)、拓宽数字资源来源渠道,满足教师课堂教学的需求。(5)、基于校本培训,开展多元培训,加速学生、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的提高。有针对性提高大部分教师信息技术实践操作能力。(6)、建立教师电子荣誉手册,完善教师成长电子档案,构建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评价体系。以点带面,全面提升教师信息化教育教学能力、培养部分骨干教师信息化运用科研能力。(7)、优化学生信息化应用环境,开展校际或班级的信息化活动,提升学生信息化素养。(8)、创设符合崇西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德育环境,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开展各类信息化应用特色活动,形成特色活动专题网站和校本课
崇明县崇西中学信息化应用实施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