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称,中国出于可以理解的原因没有在珠海航展上推出军事航空装备领域的一些新产品,但是相关新产品的信息在航展开幕前已经通过网络向国际社会做了独特的展示,特别是第5代重型战斗机歼-20和中型战斗机歼-31。十年前中国航空工业还没有一款有战斗力的国产战斗机,而现在中国已经装备了FC-1“枭龙”/JF-17“雷电”和歼-10两种类型的战斗机,其性能可与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相媲美。与此同时,中国还在继续供应在传统的米格-21基础上研制而成的物美价廉的国产战斗机。中国航空工业还研制出了苏-27的国产仿制品歼-11B,以及苏-33舰载机的中国版歼-15。另外,中国两大飞机工业集团公司成飞和沈飞先后制造出了新一代隐形歼击机歼-20和歼-31的试验样品机,并为这些战斗机扩大了航空导弹生产线,以及其他新一代航空设备,包括有源相控阵机载雷达和红外搜索瞄准系统。歼-20和歼-31战斗机研制项目成功实现的技术跳板可能是歼-10B,尽管中国自2010年底歼-20重型战斗机横空出世后并没有详细解释隐形技术项目的地位。不久前披露的歼-31中型战斗机的尺寸与美国第5代战斗机F-35大体相同,表明它将和歼-20重型战斗机一起,成为中国空军轻重、高低搭配、相互补充的前景战斗机配置方案中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尽管歼-20和歼-31在结构轮廓和尺寸上各不相同,但是两者的项目进展都很顺利,而且两种原型机的尺寸都比歼-10大,表明了中国空军准备在将来形成上述三种级别战斗机混合配置的意图。今后几年中国战斗机的发展步伐将会加快。如果说2005年中国重点落实的战斗机项目主要有JF-17、歼-10和歼-11B的话,那么今天在落实歼-10B和歼-15项目的同时,成飞和沈飞还在努力研制新一代隐形战斗机歼-20和歼-31。中国成飞与巴基斯坦合作联合研制的JF-17战斗机,是以中方在对米格-21战斗机的研究基础上自主设计和研制的全新产品,1999年在法国巴黎布尔歇航展上首次公开亮相,现在十多年过去了,中巴两国不仅已经量产这种战斗机,而且开始对外出口。美国专家在分析中国军事航空制造业的积极发展动向时认为,这种发展得益于中国针对西方工业领域非常有效的、目标明确的网络信息侦察活动,但是发动机制造技术仍是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因为中国所有现代化战斗机至今仍然被迫配备俄罗斯航空发动机。至于网络信息侦察活动对中国军事科技的进步起到了何种程度的促进作用,现在难以评价。不过西方声称企图向其计算机网络渗透的企图是一种经常性威胁,主要来自中国。但是在2006年之前西方一直未能发现,而中国近年来披露的新型军用飞机和武器装备主要是此前一个阶段研制的成果。此前航空作战装备领域的合作是中俄军事技术合作前景方向之一,俄方曾经考虑过与中国合作联合研制第5代战斗机的可行性问题,项目费用预计为120-150亿美元。俄方多次建议中方为此共同努力,但是没有得到中方的支持,或许中国情报机关特种信息分队当时已经成功获得了必要的情报,进入了参与美国第5代战斗机F-22和F-35研制项目的龙头公司的计算机网络,掌握了美国隐形战斗机的详细信息和技术,包括隐形材料、表面轮廓处理方法、舱门结构、有源相控阵机载雷达孔径等,并在歼-20、歼-31和歼-10B战斗机上应用。至于中国在新型网络武器领域的成功是否成为拒绝俄方建议,迫使俄与印度合作研制第5代战斗机的原因,
美称歼-10B是歼-20和歼-31成功实现的技术跳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