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中的舞者影评文/尘世流年通过网上资料才发现我看的版本中的女主角的译名和资料中的译名是不同的,一个是耶容一个是塞尔玛,但不管怎样我始终有种说不出的感动,在观影过程之中我已无法控制泪水,但是当最后的镜头缓缓向上用干脆利落的形式结束时,我终于恢复了理智。原来单纯是那么的美好,也是那么的悲剧。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我理解塞尔玛是多么的无助,一个东欧的捷克移民在冷战时期千里迢迢来到美国,只为能存够钱治好儿子眼疾。事情是简单的,但是政治环境却是极其复杂,影片中的法庭戏已经揭示了一切,铁幕隔离了两国人民,也因此形成了一种偏见,这也是造成塞尔玛事件的一个因素。也许很多人不理解塞尔玛的单纯,只为了一句“沉默是金”,只为了儿子以后的幸福,但是塞尔玛不得不放弃自己,在那个世界里也只有这样做,她身边也有很多的好人,但是他们和塞尔玛一样力量是微薄的,他们只能用精神去支撑她,如果救助了塞尔玛就放弃了孩子的幸福,所以她没有坚强地走下去。塞尔玛的世界是光明的,她“看见“的世界是那么的美好,人们在鼓舞声中快乐的生活着,没有压力,没有喧嚣,没有仇恨,没有歧视。然而这样的世界只是现实中的一个幻想,只是一个绚丽多彩的泡沫,轻轻的漂浮在空中却又瞬间破碎。至少她还有梦,虽然只是一丝微弱的希望。这部影片并不是一部励志电影,而是一个黑暗中的舞者在光明中的悲剧,它再次提醒了我们现实是残酷的。其实美好的世界人们都渴望过,只不过我们认为这不过是白日梦而已,而塞尔玛却把它作为希望激励自己坚持下去。也许她本不属于人间,她是一个天使,最后的结局只是让她回到了梦想中的天堂。在黑暗中跳舞纯属自娱自乐,就像女主角沙曼一样,生活本来就压的她喘不过气来,还要自己觉得很幸福,把车间的噪音想象成什么美妙的歌声,为了两千美元而杀了一个警察,这电影让人觉得有时候钱比命重要,就像她的房主比尔说的,想把这两千美元拿走除非杀了他,尽管那本是沙曼辛辛苦苦挣的钱,而沙曼是要用这钱去治疗他孩子那也即将失明的眼睛的,良好的愿望,却因抢回自己的钱杀了人而判了死刑,而要想推翻死刑得到翻案却要用治疗儿子眼病的钱去请律师,两千美元变得如此重要,是儿子永远失去光明,还是妈妈沙曼被处以死刑,沙曼选择了儿子的未来。比约克演得很棒,最后死刑那里看得揪心,仿佛真有这么个母亲沙曼,在死亡前由颤抖,畏惧,到平静的接受,而她,却本不是什么恶人,只是糟糕的生活让他走到了这步。片子穿插了歌舞表演来渲染沙曼内心细腻的感受,或欢快,或悲伤,都使人物性格得到了丰满及深化,我最喜欢火车站那里那段歌舞,色彩,视角,火车,舞蹈,铁架桥,有力的节奏,优美的歌声,道出了沙曼对生活,对爱情的态度,对自己即将失明的无谓,对坚强生活下去的决心。但是人性的恶让生活陷入无法挽回的悲剧。结尾死刑那段的歌舞也不错,道出了对死的恐惧和悲伤,沙曼唱完所谓的“第二首歌”就被无情的吊死,片尾字幕说“她说是第二首,但我们能让它成为最后一首”没有怜悯,没有预想的期望,仿佛这就是真实。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类电影。几乎如白描一般的色彩,完全没有任何后期制作的胶片感觉。镜头拉的很近,几乎都是人的特写。故事结构很松散,而且导演处处的镜头衔接都显得漫不经心。感觉完全不像是一部电影,顶多是一个原创dv。这是拉斯冯提尔的“金心三部曲”之一。看了导演的国籍,丹麦。难怪,一个盛产童话的国家,也许正是因为有着童话般的思维,导
黑暗中的舞者影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