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区邱隘实验小学赵培菁引言《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的评价体系要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的取向不只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更为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和方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评价不再只是为了选拔和甄别,而是如何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关注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诱发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背景我在实践中,利用了PEP教材优越的条件,彩色的画面、动感的音乐以及有趣的游戏等,让学生在英语课上“乐一乐”、“学一学”、“玩一玩”,逐步培养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让他们对英语课充满期待!更为称心的是这套教材还附有一张张可爱的小熊Zoom和小松鼠Zip的卡通贴纸,他们不仅姿态可鞠,而且还会翘起大拇指冲着你说“Good,Great,Excellent!”学生更是喜爱得不得了,于是,我决定好好施展“他们”的魅力。本学期一开学,我就决定利用小贴纸,实施我的课堂评价方式,我想,课堂评价作为形成性评价的一个方面,对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及时评价,应该能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也有助于英语课堂的气氛调节和组织教学。故事叙述开学第一节课,我宣布了我的课堂评价方式,即:根据班级的原座位安排分成四组,以一组为单位进行课堂规范与课堂参与程度的评比,在课堂的活动中表现好的组可获得一颗红星,两星期后,根据红星的数量来对各组进行奖。“奖励什么呢?”我拿出了漂亮的贴纸,学生们的目光迅速集中在Zoom和Zip的贴纸上,我看到了渴求的目光。在这节课中,,一切都很顺利,教学程序一环接一环,学生也兴趣盎然,积极参与着课堂活动。而且我发现,分组评价得红星的方式也起到了很好的课堂辅助作用,在我有意识的调控下,同学们表现出了很强的集体荣誉感和你追我赶的竞争精神。下课时,当我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记录各组的得分时,许多同学簇拥在我身旁七嘴八舌地议论:学生一:老师,我们组得了七颗红星,是最棒的!学生二:老师,我们组得了五颗,要是我们组的同学发言再积极一点就好了!学生三:要是我们能把课前预习做好,一定能表现更出色!等等,等等。多么可爱的学生呀!我想,我有了一个不错的开端,更应该一步一个脚印继续踏实前行。在后来的每一节课中,我都延续了我在第一次宣布的分组评价的做法,并在课后做好记录。同学们的竞争热情常常使我感动。然而,使我想不到的是,两个星期后的某一天起了一场小小的风波,几乎使我坚持了这么久并自认为一直在课堂上发挥有效辅助作用的评价方式陷于尴尬境地。那一次,下课前我向学生宣布了这两星期来各组获得的红星数量,并兑现我的许诺,给得分较多的两组的每个学生颁发小小的奖品:一张贴纸。我告诉他们,学期末,我将根据他们得到的贴纸对他们进行分级别的评价。可爱的贴纸赢得了欢呼。当然,有人欢喜有人忧,不同的表情马上出现在了不同的脸上。看着冠、亚军组的每一位同学脸上洋溢着的喜滋滋的笑容,我的心也舒畅极了。这时,我环视了一下四周,却发现其他组的几个回答很积极的同学却因为组内其他成员平时表现不够积极而脸露失意的神情。我心里一震,冷不丁地有一声低低的但十分不满的声音飘进了我的耳孔,“这太不公平了!我们组里有几个同学他们老不举手发言,老是得不到红星,每次课我们组的分数总是最低的。”随后又有一个愤愤不平的声音传来:“第二组里平时不回答的同学也能得
贴纸的风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