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淡水虾和蟹养殖存在的问题和对策.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淡水虾和蟹养殖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发展特点养殖技术的突破已成为增效的必要手段近年来淡水虾蟹的市场价格一降再降,降速之快可谓是触目惊心,但养殖者仍有一定的利润空间,这与养殖技术的普遍提高是分不开的。
通过养殖技术的提高,养殖产量得到增加;通过降本节支,使养殖成本普遍下降。2002年,苗种成本在虾蟹养殖成本中的比例下降很快,为养殖获得效益打下了基础。此外,河蟹的生态养殖也得到了普遍推广,改变了过去通过混养肥水鱼来调控水质的做法,而是选择可形成茬口衔接的水草品种,一年四季河蟹池中水草不断,通过水草的调节达到最佳的生态环境。同时池底投放大量鲜活螺蛳,不仅可为河蟹提供大量的鲜活动物饵料,而且可吃掉河蟹的残余饵料,达到调节水质的目的。市场销售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虾蟹养殖面积和产量的不断增加,市场销售问题越来越突出,各地对开拓新市场、建立新的市场流通体系都给予了高度重视。近年来各主产区纷纷注册商标创名牌。如江苏省苏州的阳澄牌大闸蟹、昆山大闸蟹牌河蟹、安徽宿松县的黄湘牌的河蟹等。辽宁盘锦市也在做大做好河蟹的大市场,从2001年开始连续举办了三届蟹文化系列活动。近几年,盘锦市不断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稻田养蟹战略,使河蟹生产逐步走向了规模化和无公害化。但随着我国淡水虾蟹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养殖面积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产量的急剧增加和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许多潜在的技术与管理上的问题也逐步暴露出来。再加上加入WTO对虾蟹出口的冲击,使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主要问题质量安全问题严重阻碍虾蟹养殖业的发展由于过去一贯在渔业生产中只重视产量而轻视质量,使得我国在入世后养殖水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限制了我国水产品的出口的能力。虽然2002年5月农业部颁布了21种禁用药物,但仍有大量的具体工作要做,无公害养殖仍任重而道远。最近,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出台了《水产品药物残留专项整治计划》,准备从源头抓起,力争5年内实现水产品无公害生产。养殖总量的增加带来了价格的暴跌由于一些地区养殖规模的失控,产量的增加带来了价格的下跌,使养殖的经济效益低下。据统计,2002年的蟹价要比2001年下跌20%~30%。品种退化现象严重在河蟹养殖中存在着长江蟹、辽蟹、瓯江蟹区域交流管理力度不大、不同区域品种混杂养殖以及育苗用亲蟹选择不够规范等,使幼蟹培育早熟比例增大,成蟹规模变小以及成活率下降。2003年蟹苗又出现了价格暴跌,严重挫伤了育苗企业的积极性,很不利于河蟹养蟹业的健康发展。养殖环境恶化,病害日趋严重由于工业污水、生活污水的超量排放,污染了养殖用水水源以及养殖自身的污染,造成养殖水质下降、养殖环境恶化,对淡水虾蟹的养殖造成了许多不良影响。科研滞后于生产虽然淡水虾蟹的年产值达200多亿,在江浙等省已超过常规水产养殖业,但国家用于这方面的科研投入却很少,可以说是科研滞后于生产。在病害防治方面,河蟹颤抖病给河蟹养殖业造成极大的危害,但至今没有研究出好的治疗方法。
发展方向加快淡水虾蟹原良种场建设通过建立淡水虾蟹原良种场,对品种进行优化选育或引进更新,向育苗场提供优质亲本,向广大养殖户提供优质苗种。适度控制养殖规模现在的市场表明,淡水虾蟹已告别短缺而进入买方市场,暴利的时代也已结束,各地不能再盲目扩大养殖规模。对现有养殖户,一方面要适当压缩,引导他们进行其他品种的养殖

淡水虾和蟹养殖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紫岑旖旎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3-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