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的时候,爷爷每月给我邮寄一本《少年文艺》,这是大山里的我唯一的一本课外读物,如获至宝,百读不厌,其直接的结果就是每次的作文基本上都能够作为范文在全班朗诵,只是不知道这是否与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是我父亲有关。初中的时候,喜欢读诗的原因是可以显摆,那时候还流行写诗,爷爷和一帮文艺青年办了一本诗歌内刊,我经常背上一小段抄在历史书上,比如:心中/发个芽儿/摘下来/放在纸上/便是诗了在一张纸上/写满你的名字/竖起/相思的旗然后,大家都叫我诗人,后来,渐渐的,自己都觉得这就是我写的了,你看,过了十来年都还记得。高考前夕,每晚挑灯夜战,父母心痛不已、亲戚赞赏有加,但我看的却是《红楼梦》,像『贾宝玉初试云雨情』之类的章节更是反复精读,就差写下『生动翔实的读书笔记』了。也曾一度看《散文》和贾平凹办的《美文》,因为发现一些优美的文字看进去之后心情真的可以变得很平静。而今,不再需要赶考,工作上暂时也不需要大量的阅读,但读书的时间并没有减少,涉猎也更加广泛了,几个关于『为什么要读书』、『读书有什么用』的留言让我第一次开始审视这个问题:这是一个如此重大的问题,以至于我重来都没有考虑过。Google一下读书,看到的大多是这样的正能量图,多么的催人奋进的场景啊!可惜的是,并没有那本书或者那类书让我醍醐灌顶,读书也没有明显提高我的生活质量,或者改变我的境遇。在我的感觉中,读书就像吃饭睡觉,饥即食,困即睡,常常是无聊的时候,就拿起一本书翻翻,感兴趣就读下去。还好有何兆武先生所说的话来安慰:“读书不一定非要有个目的,而且最好没有任何目的,读书本身就是目的,过程本身就是最大的价值,不能用功利标准来衡量。”其实,我更喜欢的一句话是:读书和旅行一样,都是在别人的世界里,寻找自己。一本好书,一个世界一本好书,往往能帮人打开和发现一个新世界。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