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产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选题指南
一、发展背景专题
国内外环境变化对沣渭新区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研究重点:在国际金融危机、东部地区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产业西移的背景下,(1)分析判断“十二五”沣渭新区产业(工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容忽视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城市化进程、“两个中心”建设、产业转移、区域竞合等)、技术因素(新能源、新材料发展等),以及相关成本因素、市场因素、政策因素的组成和变动趋势;(2)深入分析各类因素对沣渭新区产业发展的不同影响,影响的范围和作用力度,进而结合沣渭新区实际,分析判断由此带来的机遇和挑战;(3)在综合各类因素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切实把握机遇、积极应对挑战、保持沣渭新区产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战略性建议。
国内外环境变化对沣渭新区信息化发展的影响研究
研究重点:(1)分析判断“十二五”沣渭新区信息化发展面临的国内外各种环境因素,如全球金融危机后的经济社会变革、信息经济和信息社会发展、区域竞合、沣渭新区“两个中心”建设等政治经济因素,企业提高竞争力需求、市民提高生活品质需求等市场因素,新一代互联网建设应用等技术和成本因素,重点产业调整振兴、高新技术产业化推进等政策因素,研究判断这些因素的变动趋势、对沣渭新区信息化发展的影响范围和作用力度,以及由此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2)研究分析在上述因素作用下,沣渭新区信息化“十二五”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主要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及可能的趋势;(3)在综合各类因素影响基础上,结合国家信息化战略实施,研究提出切实把握机遇、积极应对挑战、保持沣渭新区信息化高速度、高效益发展的战略性建议。
沣渭新区工业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研究重点:(1)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从总量、结构、空间等方面深入分析近年来沣渭新区工业发展的土地、能源、水资源、资本、劳动力、生态环境等资源环境状况,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2)为实现“十二五”及到2020年沣渭新区工业发展既定目标,科学分析预测“十二五”资源环境发展需求,或在资源环境约束情况下,科学分析预测“十二五”及到2020年沣渭新区工业发展可能达到的目标;(3)按照可持续发展要求,研究提出“十二五”推进沣渭新区工业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途径,以及资源环境供需平衡的对策建议。
沣渭新区工业发展的阶段特征、动力机制及趋势研究
研究重点:(1)通过国际和国内比较,回顾总结沣渭新区工业发展不同时期的内外环境及阶段性特征,以及不同阶段推动工业发展的动力和动力机制,分析概括当时为适应这些环境和特征所采取战略的经验得失;(2)在分析内外环境的条件下,研究提出“十二五”沣渭新区工业发展可能的阶段性总体特征,以及在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产业组织等方面的具体特征;(3)结合“十二五”
沣渭新区工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沣渭新区经济社会转型等基本背景,以及推进“四个中心”建设、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等发展要求,研究判断沣渭新区“十二五”工业发展的主要瓶颈,突破这些瓶颈的主要动力和动力机制;(4)分析提出到2020年,沣渭新区工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动力机制的演进趋势。
沣渭新区与主要省市先进制造业发展比较研究
研究重点:(1)重点通过沣渭新区与北京、天津、重庆等直辖市以及广东、山东、浙江、江苏等省份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比较分析,提出沣渭新区与上述省市在工业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产业组织、产业外向度、产业投资、所有制结构等方面存在的共性、个性特征;(2)深入总结上述省市依托大产业、大项目、大基地,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做法,研究提出可供沣渭新区保持先进制造业平稳较快发展的经验;(3)深入总结上述省市在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推进区域产业一体化,以及增强自主创新、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二、三产业融合等促进先进制造业内涵式发展的做法,研究提出可供沣渭新区借鉴的经验和对策措施。
二、目标思路专题
沣渭新区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研究
研究重点:(1)分析研究国际国内产业竞争环境变化给沣渭新区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带来的机遇与挑战;(2)分析研究沣渭新区工业产业结构的阶段性特征、瓶颈问题与原因,并与发达国家工业化发展的相应阶段特征与趋势进行比较分析;(
3)研究提出“十二五”沣渭新区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思路、方向与目标(如:分析判断工业在沣渭新区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中的基本定位;提出哪些领域应优先发展,哪些领域应继续大力扩张,哪些领域应着重在现有产能基础上提升能级,哪些领域应限制产能并促其有序转移,哪些领域应坚持淘汰调整;哪些领域应加快产业链和价值链延伸等),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4)分析总结沣渭新区工业现行产业体系的特点和问题,提出构建符合沣渭新区发展要求的工业现代产业体系的思路
十二五产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选题指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